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2024年“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 > 媒体聚焦

绿美广州 代表行动|以“民宿+”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广州市五级人大代表调研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7-26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字体:

  乡村民宿是乡村旅游的新业态,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7月是“绿美广东·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集中履职月,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把“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列为集中履职月的专题调研项目。

  7月25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全国、省、市、区、镇五级人大代表来到从化、增城,实地走访民宿,通过深入开展调研,提出高质量的代表建议,为推动广东、广州乡村民宿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图片

  看好家乡发展 辞职回乡开民宿

  潺潺流水、金色稻田。青山绿水掩映下,白墙灰瓦的民居若隐若现。

  “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组一行来到从化区良口镇米埗村,该村通过租赁村民闲置房屋,盘活“沉睡”资源,积极探索村集体与民宿行业协会合作共建模式,目前已建成米社、风铃渡等高端民宿6家,形成岭南风貌的民宿群,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

  “基本上40%是回头客。”稻喜湾民宿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现在也开始做新媒体,在视频号上直播或推出短视频,其中一条短视频的点击量超过了10万,“有很好的宣传推介效果”。

图片

  2021年投入运营的瑶华圃·隐溪民宿,取“隐藏于流溪河畔”之意。经营者告诉记者,民宿租赁农户宅基地,投入300万元经营,聘请了三位村民作为员工。民宿周边有溪流、树林、村落,野趣十足。

  从化星空民宿的老板罗先生,是土生土长的村民。2019年辞去广州的工作,投入80万将自家房子改造为民宿。

  “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也看好民宿这个行业,就决定回乡创业。”罗先生告诉记者,因为不需要租金等成本,只有他们夫妇俩,再请一位打扫卫生的阿姨,收入比之前的工作要高,重要的是“时间自由,没有压力,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增城区派潭镇,代表们来到麦客和客民宿。这家由农房改造而成的民宿,有17个房间,2017年开业,2024年被评为广州十大民宿。

  民宿四面环山,竹影婆裟,有无边泳池、碳炉烧烤、茶室等设施,可组织稻田亲子收割、春耕体验、自制稻草人娱乐及采摘活动。

  民宿负责人介绍,2023年营业收入110万元,“聘请了6位村民,每年给农民房屋租金4万元,租用农民土地4万元,购买当地农民粮食、蔬菜、家禽约18万元。”

图片

  打造“公司+农民合作社+村民”发展模式

  从化山清水秀,是“北回归线上的明珠”和“广州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流溪河贯穿全境,森林覆盖率达69.1%,环境空气质量连续八年居广州市各区之首,更是知名的温泉旅游胜地。

  近年来,从化重点布局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的乡村特色产业,其中特色民宿是支柱产业之一

  目前,全区符合民宿开办指引登记条件(要求)的民宿有93家(约占广州地区在册登记民宿43%)。黄金周、小长假期间日平均开房率达90%以上,民宿平均房价281元,2022年营业收入共2434万元。民宿业已成为从化全域旅游重要组织部分,成为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在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从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张国权表示,从化区聚焦发展特色民宿,引导中高端精品民宿串点连线成片、大众民宿“规模+特色”发展,形成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区域民宿发展格局,其中“米埗高端民宿群”是目前省内首个采取政府引导、“公司+农民合作社+村民”的模式联合打造的民宿产业群。

  目前,米埗村已建成稻喜湾等10栋不同风格特色民宿,客房规模近50间,特色民宿产业发展有效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致富。

  但在乡村民宿发展中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首要的就是政策衔接问题

  张国权表示,民宿属于新生业态,其用地性质、建筑结构、建设主体、经营方式等具有一定特殊性,难以符合现行法规标准的规定。相关的土地法、规划法、建筑法、消防法等法律中均没有专门规定。

  为了打造民宿特色品牌,从化区鼓励利用乡村闲置房屋、废旧闲置厂房,重造整理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发展精品民宿及配套文旅融合产业,并引导符合条件民宿参评国家等级民宿评定、广州市红棉星级民宿评定,推动民宿品质化特色化规范化发展。同时将民宿从业人员纳入旅游行业培训计划,举办民宿管家等从业人员技能大赛,发现和培养一批乡村工匠人才。

图片

  代表建议:以“民宿+”推动特色化发展

  代表们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大部分利用自有房屋自主经营的普通民宿受限于规划布局、土地利用等方面因素,较难实现增收。另外在民宿业的快速发展中,优秀的民宿服务业者依然有限

  “村民的能力与乡村旅游发展不匹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大痛点。”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小桥人家生态休闲农业有限公司经理吴小丽表示,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和运营团队,部分乡村民宿经营者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影响了乡村民宿的发展。

  她建议,加强对民宿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服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在乡村比较难请到好的民宿管家,建议和区内的高校联动,请大学生来实习或留下来工作,以年轻人的想法去经营和推广。”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智善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健明发现,很多民宿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平时房价不高,但住客却很少;节假日房价高,还很难订到房,“供需不平衡,淡旺季明显。”

  省人大代表、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锦二村村民潘翠玲一直关注民宿发展,近期也走访了不少民宿。她建议,政府部门在公共配套设施方面加强支持,每个村按照不同的特色,差异化发展民宿产业。还可以把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和民宿结合起来,让游客来了不仅住的舒心,还可以体验农业生活、品尝到新鲜的农产品。建议将温泉、森林与民宿结合,走康养民宿的道路,成为日常的休闲去处,这样或许可以解决平时游客少,周末订不到房的问题。

  “我去增城看过民宿,自己也住过民宿。”广州市人大代表、华南农业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章家恩表示,民宿是带动乡村发展的引擎,他认为民宿的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几个问题,第一是政策问题,土地政策、产业发展规划等要跟上;第二是基础设施方面,有的民宿周边环境杂乱,交通不便利,制约了民宿的发展;第三是市场拓展问题;第四是同质化问题,没有实现特色化发展;第五是经营机制的问题。

  他建议发展“大民宿”,不要小打小闹,要把民宿发展放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发展。比如“民宿+三农”,来民宿可以体验田园风光、农业民俗等;“民宿+康养”也是民宿的一个发展方向。

图片

  吴小丽也提到,建议简化民宿办证过程,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持续开展星级乡村民宿等级评定,推动乡村民宿规模化、精品化发展。积极探索“民宿+”模式,推动乡村民宿与周边农业、文旅、教育、康养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特色化,避免同质化。

  “经过今天的调研,我认为广州民宿的发展还是挺好的。”省人大代表、广州龙沙制药有限公司安全主管罗家泽表示,要尽快解决乡村民宿用房的不动产权问题,没有明确的产权,民宿在发展中难以做到合法合规运营。还有一个是服务配套问题,民宿周边交通不便,缺乏停车场和清晰的标识指引;此外,还缺乏必要的医疗卫生保障。

  他建议,通过立法尽快明确民宿管理的标准和指引,在民宿管理方面借鉴其他省市的先行经验,让民宿健康并可持续的发展,成为美丽乡村的重要内涵。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