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2024年“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 > 人大动态|“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

【绿美海珠·人大代表在行动】广州海珠人大:擦亮海珠湿地生态底色 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时间:2024-08-05 来源:海珠区人大常委会农业水利工委 字体:

  日前,广州市海珠区人大常委会紧扣“绿美广东·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组织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及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农业水利工委委员前往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对海珠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调研,坚持不懈抓监督,集思广益提建议,为加速推进绿美海珠生态建设作出人大贡献。

  以“常”字抓监督,齐力共筑绿色明珠

  2012年,海珠湿地犹如一颗初绽的绿色明珠,初步建成。历经十二载春秋的精心培育和不懈探索,这片湿地已然成为城市中央的宝贵生态财富,生动展现海珠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决心,有力印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成果。

  近年来,海珠区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绿美海珠生态建设的具体要求,把海珠湿地保护和发展作为每年必抓的重要监督项目。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召开意见建议征集座谈会、听取和审议相关专题报告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推动海珠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做好提升湿地品质、强化湿地建设维护等工作。

  以“深”字抓调研,精准把脉生态现状

  夏日炎炎,海珠湿地犹如一方避暑的绿洲,步入其中,浓郁的稻香瞬间弥漫开来。湿地工作人员向前来调研的人大代表介绍道:“这片稻田我们采用了梯度化空间布局营造稻田栖息地,成功构建了一个复杂而稳定的稻田生态系统。”

  “今年海珠湿地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未来的发展规划是怎样的呢?”面对人大代表们的关切提问,湿地负责人答道:“目前,我们正全力以赴推进绿美海珠示范点建设,以海珠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本底为依托,高标准实施八项升级行动。现在工作进度达到55%,各项成果初步显现。”

  “为打造果树创新研究中心,选取了湿地二期和上涌生态科学园作为示范点,其中湿地二期占地约135亩。”在湿地负责人的引领下,人大代表们深入海珠湿地研学空间、果树研究中心,详细了解海珠区如何挖掘本土优良水果种质资源,以及在果树产业上的创新实践与探索。

  据介绍,截至目前,海珠湿地已成功培育了荔枝、龙眼、黄皮砧木苗各500株,以及阳桃幼苗150株,总计1650株,用于后续的嫁接工作。同时引进了增城的著名荔枝品种“仙进奉”进行试验性种植,在研学空间种植了40株高压苗,在二期荔枝园嫁接31株。

图片2.jpg

  随后,人大代表们到再生自然空间,亲眼见证了工作人员巧妙运用枯木、枝条和树叶等自然材料,打造鸟巢、昆虫旅馆等生态设施。人大代表们赞叹:“这不仅仅是对生态平衡的精妙维护,更是对自然界生命人文关怀的深情体现。”

  在调研过程中,人大代表们与湿地管理部门就湿地保护的现状、取得的成效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交流和探讨,共同探索如何在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图片1.jpg

  以“准”字抓建言,共绘湿地发展蓝图

  “每次来到海珠湿地都能感受到新的变化与惊喜。”人大代表们纷纷表示,“在这次专题调研中,我们看到了海珠湿地所展现出的生机与活力,也深刻认识到在推进其保护和发展路上所面临的挑战和潜藏的机遇。”

  广州市人大代表张雅利建议:坚持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项目,强化海珠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优化湿地生态系统的内在结构与生态功能,提升其自我恢复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为构建绿美海珠生态示范点奠定坚实基础。

  广州市人大代表林枫建议:积极探索海珠湿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创新模式,从明确品牌定位与核心价值、开发多样化生态旅游产品、加强品牌互动等多方面入手,有效提升“湿地+”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海珠区人大代表陈永杰建议:充分发挥海珠湿地生态价值的外部溢出效应,加速环海珠湿地生态价值圈的集聚式发展,以海珠湿地生态绿核效应助力周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海珠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表示,海珠湿地的保护和发展不仅是一项工作任务,更关乎着生态安全、民生福祉以及可持续发展,大家要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行动,为加速推进绿美海珠、广州乃至广东的生态建设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