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区人大城郊街道工委持续关注全街农村水利建设及危旧桥梁改造工作,以“小切口”监督助力解决民生关切问题,紧扣督、推、促“三字诀”,全力助推全街农村危旧桥梁改造工作。
围绕代表建议重点“督”
城郊街域水系密布、桥梁众多,一些村组道路上的桥梁因建成时间早、建设标准低,已经不能满足百姓的安全出行和水利排水要求,随着时代发展,水利及桥梁问题成了许多群众的“揪心事”。近年来,城郊街各片区联络站民情联络员围绕水利及农村危旧桥梁改造建设等百姓关注的问题在进站和微信联络群上反映,人民代表大会上人大代表持续对农村水利建设及危旧桥梁改造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人大代表潘翠玲、叶如光、曾伟达、颜宏义关注反映万花园区的红旗村西片桥、狗牙圳桥、田心桥等多座涵洞桥,因涵洞小,汛期远远未能达到排水标准,多年以来,每缝大暴雨就会造成水浸,给花卉企业造成严重财产损失;人大代表蔡威、吴文辉、凌启文、李杰明关注反映邦塘桥、荷村村二社桥建设的迫切性;人大代表邱秀英、刘忠东、谢惠敏、李文广关注反映东坑桥、城康水利桥等建成时间早、建设标准低,残旧开裂等急需重新建设等问题,人大城郊街道工委将收集到的民情联络员和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向街党工委及时报告,街党工委、街道办非常重视,以每年的十件民生实事为依托,重点关注水利和农村危旧桥梁改造建设。2023年以来,区人大城郊街道工委组织代表多次调研视察,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农村危旧桥梁安全隐患排查,做到“一座不漏、不留死角”。并按照“先难后易”和“先难并易”进行建设,加快危桥提质升级。
△在汛期浸泡中东坑桥和施工中的东坑桥
结合民生实事项目定向“推”
通过十件民生实事,定向推动农村桥梁建设。“建设新开村邦塘桥”等纳入街道办民生实事项目。区人大城郊街道工委综合运用专项视察、定向调研等监督方式,依托街道办十件民生实事,直指薄弱环节,强化问题整改。精准监督、持续发力,认真梳理,及时交办,紧盯反映较为集中的农村危旧桥梁改造项目列入重点督办建议,并将督办工作列入年度计划,相关职能部门牵头抓紧、抓好、抓实,充分利用国债等专项资金,为危旧桥梁改造建设“提速”,让一座座新桥变成了造福一方百姓、助力乡村振兴的“放心桥”、“共富桥”。人大代表曾伟达、颜宏义在2024年5月初再次调研红旗村西片桥时说:“新建的红旗村西片桥、狗牙圳桥涵洞扩大了很多,汛期下大暴雨排水也没问题,为西和片区的花卉企业主解决了水浸的难题。”
△城康水利桥建设前后
依托数字平台实时“促”
代表依托“联络站二维码”“有事找代表”等数字化监督应用平台,及时了解群众对农村危旧桥梁改造项目工作的关注度,实时督促政府严格落实农村危旧桥梁改建提升管理工作。在区人大城郊街道工委监督推动下,全街农村危旧桥梁改造项目有序推进, 截止2024年6月下旬,已完成18座危桥改造任务,总长度约250米,桥梁完成建设后受益7条村,惠及约24000名村民。区人大城郊街道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关注瞄准群众的急难愁盼,更好发挥代表作用,展现代表应有的担当,为群众办更多好事实事,为从化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