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各区人大动态 > 从化区

改“面子”、强“里子”,人大代表推动老旧小区走出幸福“新路子”

时间:2024-08-09 来源:从化区人大办 字体:

  “自从装了闸门后,外来人员和车辆不能随意进入,地上也没有随地乱扔的垃圾,秩序和卫生都变好了!”

  “小区有了充电桩和停车棚,电动车充电停车更方便了,也不用日晒雨淋!”

  “有了业主代表,小区里的大小事情管理都有人带头组织协调,大家互帮互助、有商有量,邻里关系更紧密了。感觉我们小区越来越像一个大家庭了!”谈及最近小区发生的变化,彩虹小区的几位居民纷纷点赞,脸上尽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老小区问题凸显,居民期盼改造呼声强烈

  位于太平镇回归路6号的彩虹小区,是一个典型的半开放式且无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长期以来面临着一系列环境卫生与秩序管理的挑战。小区门口沿街摆卖的临时摊贩经常制造大量垃圾,随意堆放在小区内的垃圾分类定时投放点或其他角落,导致小区内外卫生环境脏乱差;外来车辆随意进入,不仅占用了住户车位,导致小区车位紧缺,还存在部分车主乱停乱放,阻碍楼道出入口的不文明现象,为消防安全埋下了隐患……种种“糟心事”,让居民们怨言不断。

  早在2021年8月,便有群众通过高技术产业园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以下简称“高技园联络站”)代表进站接待活动,向进站代表反映外来人员和车辆造成的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和占用车位、乱停乱放的问题。代表认真听取并现场解答,提出两点建议:一是通过加装大门的形式,形成封闭式小区,有效限制外来人员和车辆随意进入;二是落实业主协商、居民自治,实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才能更民主、更彻底解决面临的问题。囿于当时条件不成熟、业主与会人数少等诸多因素限制,尽管期间社区多次协调清理了院内杂物、修整绿化、开展倡导文明停车、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等宣传和劝导教育等工作,对解决彩虹小区的“治理难”问题也只是扬汤止沸。今年1月中旬,有群众再次向代表反映此问题,希望能借助代表力量帮助解决小区难题。

  联络站联合居委,合力解决居民“糟心事”

  本着“群众事无小事”的原则,联络站工作人员立即联合社区居委,针对群众反映问题到现场查看、摸查问题,主动做好各方协商、沟通工作。经热心业主牵头和居民商议,小区以自筹资金的形式在出入口安装人车分道的升降式电子闸门。1月23日,电子闸门正式投入使用,从源头上规范了人员进出,安全系数随之升级。结束“无掩鸡笼”式的状态后,困扰小区居民多年的“糟心事”迎刃而解。联络站、居委等民意反映渠道也无再收到该小区关于外来车辆乱停放、环境卫生等投诉。2月,辖区派出所反映该小区治安类警情也下降明显。

  趁着“微改造”的春风,高技园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副站长兼社区书记的骆站长继续聚焦彩虹小区环境提升的痛点难点。由于居民电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电动车的停放和充电需求也日益增长,推车入楼、“飞线”充电等现象频发。为保障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驻站代表与居委主动联系爱心企业,在小区内建设电动车充电桩。3月4日,驻站代表和居委、爱心企业一同到小区实地考察,商议电动车停放充电区的建设方案。充电区计划设置40个智能充电插座,上有长约20米、宽约5米的铁皮瓦棚,可遮阳挡雨,并配备3个6kg悬挂式干粉灭火器,保障消防安全;下设黄色停车位标线,合理分配空间,规范用户停车,区域内最多可容纳约50台电动车。3月29日,该电动车停放充电区正式投入使用,实现“集中充电、集中管理”的安全管理模式,有效缓解了居民充电难、乱停放问题,大大减少“飞线”充电、推车入楼等乱象。

  4月初,在太平镇“百千万工程”校地结对行动的契机下,联合广州软件学院游戏系“艺术扶苗”志愿服务队对充电区开展以“消防安全”为主题的墙绘美化工程,覆盖了原有被胡乱涂鸦的墙面,也因地制宜打造出了一个宣传阵地,让安全宣教融入居民生活。此外,又陆续完成了新增非机动车停放区遮雨棚建设、大院地面平整工程。4月15日,高技园联络站开展代表进站接待活动后,邀请了多位彩虹小区的业主进站,倾听他们关于小区开展“微改造”后的反馈意见。随后,联络站副站长、进站代表跟随业主们到小区查看了小车泊位划线和消防通道禁停区域划线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就后续小区机动车的准入管理和规范停放、环境卫生整治等事宜进行探索交流。

  落实小区业主代表,激发居民参与自治活力

  为了更好地规范无物业小区的自我管理、延续“微改造”带来的良好效果,还在全体业主中推选出业主代表当“管家”,协助统筹小区事务,以此破解无物业小区“面子易改、里子难治”的改造更新难题。通过自愿报名、个人信息确认、业主身份复核、公示候选人名单、差额投票等一系列环节推选出了责任心高、号召力强、组织协调能力好的业主代表5名。7月3日,高技园联络站副站长兼社区书记的骆站长主动组织新当选的业主代表召开会议,讨论分工问题和后续管理事宜,并以自身工作经历积极分享社区治理经验,帮助业主代表们更好理清“既要改面子更要改里子”的老旧小区微改造思路。

  彩虹小区微改造,因地制宜、“内外兼修”,是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也是人大代表听民意、通民情、解民忧的生动体现。接下来,太平镇人大将持续发挥代表力量参与基层治理,聚焦群众身边小事、急事、难事,积极联合职能部门、社区居委、企业等多方力量,全力以赴为民解难题,办实事,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