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各区人大动态 > 从化区

勇担代表使命,办好“乡村少年宫”,点燃多彩童年梦!

时间:2025-04-03 来源:从化区人大办 字体: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她在教育一线工作了30余年,用情怀哺育一届又一届的学子;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时刻提醒自己肩负的责任,认真履行职责,为职业教育和乡村教育发声,以实际行动诠释人大代表的担当!

  “怀揣情怀育才,秉承使命履职”,是欧咏梅履行代表职责的座右铭。自2006年扎根从化办学以来,长期关注和支持从化区乡村基础教育,充分履行人大代表职能,深入从化村居调研基础教育情况,为从化基础教育发声。她并以人大代表、企业代表身份推动“广州华夏职业学院乡村少年宫”项目落地成为从化区乡村教育新抓手,认真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监督推动华夏学院通过捐资、捐物,为乡村孩子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实现校内外教育资源整合,使每位乡村孩子都能绽放光彩、幸福成长,并形成一系列可复制推广的成果经验,受到从化区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

  一、肩上有责,破局儿童素质教育问题,当好振兴乡村教育的“实践者”

  2023年初在调研农村基础教育过程中,欧咏梅代表敏锐发现,面对农村家庭教育支出能力低,教育引导力不强以及农村素质教育场地、师资和资金等因素供给不足的突出问题,从化乡村儿童的素质教育与广州中心城区儿童存在着较大差距。为此,她走访了附近镇村中小学负责人,召集专题研讨会,共同探讨如何为乡村儿童素质教育助力赋能。

  她提出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先在广州华夏职业学院进行试点,以学校新落成的学生活动中心为平台,集中学校优质资源,与从化区关工委、团委、鳌头镇联动,兴建一个“有魅力、有梦想、有温度”的“华夏乡村少年宫”,为周边的儿童提供免费素质教育,破解农村家庭孩子无法接受优质素质教育的困境,让他们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手中有招,精准监督少年宫运行机制,当好深耕教育守初心的“推动者”

  做一件“好事”很容易,但要长期做好一件事,则要有多方面的保障。如何让“华夏乡村少年宫”能够长久良性运行,成为高校赋能乡村振兴的可靠平台,是欧咏梅代表最牵挂的工作之一。为筑牢“华夏乡村少年宫”运行机制,以取得长期效益,她以人大代表身份精准监督华夏学院提出了“三保障机制”。

  一是加大投入,筑牢乡村少年宫综合保障。在硬件方面,新建了多样性“少年宫”学习室、训练室,建设“作品展示区、品读区”等。在经费方面,每年由学校安排专项预算用于少年宫的建设,联同鳌头镇商会解决孩子所需用具、服装等用品的全部经费。在师资方面,由教育学院专业教师担任指导老师,挑选优秀学生经培训担任主教和助教。在课程方面,开发特色课程体系,以美术、舞蹈课为主,通过艺、体学科“课程整合”提内涵,“校乡联动”特色活动创品牌。

  二是用心培养,筑牢少年成长根基。学校制定乡村少年宫发展规划和系列规章制度,联合从化区关工委、鳌头镇向周边乡村开展广泛宣传,印发《家长安全告知书》等宣传资料。教育学院负责教学安排,做好教师的选拔、课程制定、教案撰写、试课、培训、建立家长群等。目前设有舞蹈班、美术班各一个,每班30人,每班配备1名主教,2名助教,3名志愿者,其中,主教负责授课,助教负责协助课堂任务的完成、拍摄照片和视频制作、作品归档等,志愿者负责接送过程考勤、纪律管理。

  三是完善体系,筑牢运行机制基础。完善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体系,将少年宫的工作,与教师的荣誉体系、绩效考核、教学工作量、职称评审等内容相挂钩。将学生参加少年宫的工作,纳入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和志愿者服务时长计算范围,赋予一定的学分,对照学生勤工俭学的标准计发劳动报酬,在评优评先方面予以倾斜。

  这是从化区首个“乡村少年宫”,自2023年11月4日开班以来,已举办52课次,受益人数达1550人次。达到了乡村孩子受到艺术熏陶、学生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志愿者社会责任感增强的预期目标,形成了受欢迎、可持续、有成效的建设和运行模式,实现了精准扶贫和实践育人效益的最大化,受到《羊城晚报》《南方+》等5家主流媒体和《学习强国》平台广泛报道。

  三、心中有爱,推动乡村教育提质增效,当好用心履职尽责的“示范者”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欧咏梅时刻牢记使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履职能力。积极参加区、镇人大的组织的会议、活动,积极提出意见、发表建议;闭会期间,她密切联系基层,联系群众,如在鳌头镇西塘村,她走访村民,提出村民宅基地完善建议,为建设美丽乡村出力;深入鳌头镇桥头小学,调研从化区乡村基层教育情况,了解“双减”情况;走访欧亚公司,实地考察营商环境。她还经常去人大代表联络站,征集群众对环境治理、政策落实的意见和建议。2022年、2023年分别荣获“从化区履职积极代表”称号,2024年6月被任命为从化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员。

  作为人大代表,在办好从化区首个“乡村少年宫”与广州华夏职学院的基础上,她矢志做振兴乡村教育的实践者。主动参与从化区“美丽乡村”建设,投资600多万元在莲麻村建成“华夏莲舍育人基地”,使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山村在短短两年时间内,有效实现了脱贫攻坚战“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华夏莲舍育人基地”已成为广州市和从化区精准扶贫的一张闪亮名片。她同时积极投身公益活动,为区、镇敬老院、小学的建设捐资捐物,资助贫困群众和家庭困难学生捐款,促成华夏学院牵手从化区6所中小学和岭南村、横坑村,率先在全省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立制约机制,进一步推动教育资源的一体化建设。

  欧咏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以美育人,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让华夏学生在入学即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特别推出以“感恩、爱国、励志、诚信”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教育,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基于她在教育领域的突出贡献,2023年9月10日在全国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欧咏梅被评选为“2023感动广州最美教师”。

  欧咏梅表示,扎根本职,以本职助力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作为来自教师队伍的基层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使命,今后将不断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好建议、落实好措施、作出新贡献,继续在教育园地上厚植深耕,发挥代表示范带头作用,以教育初心“为笔”,绘就从化教育“新画卷”!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