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各区人大动态 > 黄埔区

人大代表助力非遗传承 幸福小貔貅校园迎春天

时间:2024-04-09 来源:黄埔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字体:

  哗!一共有3只小貔貅呢!”“哈哈哈……我觉得五年级那个小胖子表演的大头佛最有趣!”“我要为一年级同学扮演的那只小猴子点赞,他把小猴子调皮可爱的特点表演得活灵活现的。”貔貅舞队在黄埔区九龙第二小学第八届体艺节上的炸场表演瞬间刮起了一股旋风。

有道是:民俗技艺寄情感,非遗文化要传承。九龙二小貔貅舞队的成立得益于“非遗进校园”项目,而这个项目又与区、镇人大代表的积极助力密不可分。让貔貅舞走进了校园,进入了课程,融入地方特色,真正丰富了校本课程内容,貔貅舞的传承与发展从此迎来新的春天。

民有所呼必有应,一枝一叶总关情

为响应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把开展代表主题活动作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行动”的号召,落实《新龙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提出的“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了解、掌握、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的规定,新龙镇人大代表积极开展代表进社区活动,以走访、座谈、接待等方式联系选民群众,听取意见和建议。2023年522日,颜少丹等三位镇人大代表走进社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现在越来越少人舞貔貅了,年轻人都喜欢“潮”的东西,没人愿学,再这样下去可能就要失传了。你们人大代表要帮忙想想办法呀!”大坦村一位吴姓老人忧心忡忡地说道。通过继续交谈,两位代表得知黄埔区新龙镇大坦村是貔貅舞的传承基地,但是近年随着吴金城等老一辈传承人的相继离世,貔貅舞后继乏人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据了解,“貔貅舞”又称为“客家猫舞”,属于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当地客家人逢喜事、年节、甚至单位落成典礼、开店铺、建新房都要举行的表演活动。“貔貅舞”除了表达喜庆吉祥和祈求好运的意图,还蕴含着驱邪之意,承载着当地客家人的古朴民俗风情,是客家人强身健体,保卫家园的一种体现,也是客家各宗族间和谐相处的重要纽带之一。

2023年5月23日,新龙镇人大办收到代表反馈的群众意见和建议。关于如何加强当地非遗文化(貔貅舞)的传承和保护的议题被迅速提上了议事日程。

文化传承非小事,汇聚民智寻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如何发挥人大的作用,促进貔貅舞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新龙镇人大代表周俊勇、熊峰等纷纷提出建议:可否借鉴其他地方的做法,开展“非遗进校园”?

带着问题,新龙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多次入村、入校走访、实地考察,与当地的群众百姓、政府分管部门负责人、学校领导和教师等一起商量问题解决办法,最后达成了几点共识:

第一,大坦貔貅舞发展困境主要原因:对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够到位;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引导不够,社会、家庭普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之甚少;貔貅舞的传承与发展缺乏整体的规划、组织和管理;貔貅舞日常训练和开展活动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保障不够到位。

第二,推进“非遗进校园”对貔貅舞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长期的培养和实践,而学校是实施非遗传承的理想场所。将貔貅舞引入校园,能够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学习和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和内涵,培养他们对非遗项目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让貔貅舞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使之与学校的特色发展相结合,力争在传承中发展与创新,为传统民间艺术注入新时代的元素,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非遗进校园”需要多方参与,当地政府部门、人大组织、学校、村社等要各负其责,最终形成合力。

2023年7月4日,新龙镇人大组织召开了“非遗进校园工作研讨会”,新龙镇人大、镇社服中心、大坦村委会、辖区学校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研究决定,以黄埔区九龙第二小学为试点单位,正式启动“非遗进校园”项目。

展示平台搭起来,幸福貔貅舞起来

非遗进校园”项目确立后,得到了新龙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镇政府将设立相应的专项活动经费,用于支付传承人劳务费、购置器材及活动材料、制作宣传用品、举办交流研讨活动、编印校本教材等所需费用等,为非遗在校园的传承发展做好全面的保障。2023年8月下旬,学校貔貅舞队所需的一整套专用器材及设备(包括锣、鼓、钗、大小貔貅、大面佛、猴子以及专门的服装、旗帜等)全部购置配备到位。

新龙镇党委、政府、镇人大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借助包括自媒体在内的各种渠道加大对“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宣传力度,特别是注重对活动目的与意义的阐释,让公众尤其是学生家长对活动有足够的关注、充分的认识与正确的理解,普遍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调动大家积极参与的热情。

作为试点单位,九龙第二小学从2023年9月开始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的探索与实践。一是学校聘请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貔貅舞”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吴焕东作为“活力貔貅舞”社团的主教练,还聘请了大坦村等当地精通貔貅舞的几位老师傅为教练,组成5人教练团队。教练团队每周2次到校进行现场教学和示范,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和艺术形式。这样的传承方式能够营造出深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们对非遗项目的热情,并有助于非遗的传承和创新。二是将“非遗进校园”工作与学校特色发展、德育工作、学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有机结合,通过将非遗课程融入学校的日常教育活动中,让学生们在参与其中的过程中学会手艺、学会技能,掌握传统技艺的精髓和要领。三是紧密结合新课改,因地制宜开设非遗课程,把貔貅舞引入课堂(如将舞貔貅引入体育、音乐和美术课堂等),制订详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积累素材,准备在下一步条件成熟时编写、出版相关校本教材。

平台搭起来,貔貅舞起来。九龙第二小学貔貅舞队现有成员40多人,目前都能掌握一定的舞貔貅基本功,其中部分表现优异者已可以参加一些演出。有个别社团成员已能跟随大坦村貔貅舞队参加新龙镇春节群众文艺汇演、新龙镇大坦村非遗开放体验日、新龙镇文艺晚会等活动。2024年2月20日,在新学期开学典礼的第一个环节,貔貅舞队首次正式在台上为全校师生进行了表演,引发同学们的阵阵喝彩。许多同学都表示,自己也很喜欢貔貅舞,将来也要争取加入貔貅舞队。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吴焕东动情地说:“看到有这么多的孩子们喜欢貔貅舞,愿意学貔貅舞,我太高兴了!我再也不用担心貔貅舞在我们这一代人失传了!”

时代民俗童传承,活力少年舞貔貅。春天,真好!(周俊勇代表、新龙镇人大办赖欣桐)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