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各区人大动态 > 黄埔区

检护民生|防患于未 “燃”,检察听证会首次 “搬” 进家门口的人大代表联络站

时间:2025-03-26 来源:黄埔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字体:

  2025年3月20日下午,黄埔区检察院在黄埔区人大的大力支持下,在云埔街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举行了一场以 “为小区充电桩‘体检’,守护一方百姓安全” 为主题的检察公益诉讼案件听证会。此次听证会意义非凡,黄埔区委政法委、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消防大队、人民监督员、法学院校专家等多方代表合计40余人齐聚云埔街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共同参与公开听证。

图片8.png

  云埔街人大代表联络站作为基层民主的关键阵地,一直致力于倾听民众声音、汇聚民意民智,在推动地方事务发展与解决民生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检察听证会选址于此,更是将其平台价值进一步凸显,让检察工作与民众关切紧密相连。

图片7.png

  “人大+检察”双向衔接 凝聚监督合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黄埔区积极探索创新监督模式。黄埔区人大与黄埔区检察院于 2025年 2月11日共同印发《关于建立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机制工作办法(试行)》。

  该工作办法立足人大监督和检察法律监督职能,通过建立信息共享、会商研讨、专项调研、联合调查等协作配合机制,推动构建人大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融会贯通的 “大监督”格局。这一创新举措汇聚了“人大+检察”的监督优势,为依法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提供了强大助力,同时也为解决深层次社会治理难题提供了新路径,为黄埔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司法保障基石。

图片2.png

图片3.png

“人大+检察”双向奔赴 破解身边难题

  为人民司法、让人民满意始终是检察工作的核心出发点与落脚点。黄埔区检察院积极响应最高检统一部署的 “检护民生” 专项监督行动,以最高检 “八号检察建议” 为有力抓手,聚焦民生、民心、民意。此次借助“人大+检察” 监督协作模式,将检察工作的“触角”延伸至云埔街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力求让“检护民生”工作更具力度与温度。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日益普及,其充电设施数量快速增长,由此产生的安全隐患也逐渐凸显。黄埔区人大与黄埔区检察院敏锐捕捉到这一民生关切,以云埔街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为纽带,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联络站积极组织人大代表深入社区,了解充电设施的实际使用情况与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同时,推动部门间联动,整合行政资源和执法力量,依托“人大+检察”监督协作模式,促进检察公益诉讼监督职能在保障社会公共安全方面的有效实践。 

图片4.png

图片5.png

  在听证会前, 黄埔区消防大队大队长邓道向参加听证会的人员详细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消防安全的相关知识,让大家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消防安全隐患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直观认识。

  在听证会上,黄埔区检察院承办检察官表示:“我们通过‘人大+检察’协作机制,高位推进全面开展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并将检察工作的‘触角’延伸到人大代表联络站,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身边的‘老大难’问题,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参与听证的行政机关代表表明:“我们已牵头制定《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安全管理工作方案》,规范充电设施的安全管理、监督检查等工作。同时,采取多方联动检查提醒、深入开展宣贯培训等多项工作举措,努力在便民出行和安全规范中找到平衡点。”

  作为听证员的人大代表表示:“小设施承载‘大民生’,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使用安全关系到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和新兴业态健康安全有序发展。相关职能部门要不断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来自广州航海学院的法学老师也发表了听证意见:“消防安全无小事,防患未‘燃’是关键。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协作、紧密配合,助推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努力守护老百姓‘稳稳的幸福’。”

图片6.png

“人大 + 检察” 双向赋能 共赴民生之约

  在“人大+检察”监督协作模式下,检察公益诉讼职在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助力下,成为守护民生的坚实力量。一方面,检察机关聚焦社会关注、群众关切,通过检察公益诉讼守护公共利益,公开听证助力行政机关高效依法行政,同时将法治关怀传递到基层;另一方面,借助人大代表在人大代表联络站收集民意的优势和检察专业的法律优势,精准对接民生需求,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

  接下来,黄埔区人大和黄埔区检察院将坚持以高质效检察履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人大监督+检察法律监督”的叠加优势。持续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依托,找准双重监督连接点,拓展叠加监督内涵。以坚定的决心和务实的举措牢牢守住人民群众“身边的安全”,用检察“法治力度”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让检察工作在基层民主的土壤中结出更多惠民硕果。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