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走在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上,海珠区人大常委会深刻认识到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动力源”的重要性,始终将推动教育发展作为重点工作开展。历届人大常委会“接力长跑”,坚持深入一线调研走访,充分用好刚性监督权力,切实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多措并举奏响海珠教育高质量发展“协奏曲”。
常调研,关心挂念提促教育能效
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教育工作也不例外。9月8日,时值金秋,在第39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海珠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陆世泽到海珠区实验小学对教师队伍进行慰问,并对学校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最为关键的角色,切实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是提促教育能效的“必修课”。在慰问座谈会上,教师代表发言交流感想,提出对教师队伍建设和自身职业发展的构想。陆世泽强调,要加强队伍建设,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专业发展机会,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同时要加强关心关爱,形成尊师重道良好风尚,要在工作环境提升、资金资源支持、职业晋升规划等多方面向教师群体倾斜,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夯实基础教育是提促教育能效的重要环节。调研过程中,在听取了海珠区实验小学的相关工作汇报后,陆世泽要求加强基础教育,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加强对学生的德育、美育培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国家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情怀,胸怀高尚道德情操的优秀人才;加强教学建设,基础教育学校要不断以教学质量为标尺,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深挖教学特色,为海珠高质量建设教育强区再添力。
民办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补充力量,助益提升教育能效。9月14日,海珠区人大常委会又组织20名代表和委员到新成立的华海双语学校调研民办教育发展情况。代表和委员们认为,高质量发展民办教育,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为多方面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力抓手,应当用好民办教育这支力量,与公办教育配合打出“组合拳”。
海珠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陆世泽到海珠区实验小学进行慰问并走访调研
海珠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陆世泽到华海双语学校走访调研
强督办,多维发力提升教育水平
无独有偶,今年9月的走访调研并不是海珠区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关注海珠区实验小学的发展情况。早在2017年,海珠区人大常委会就通过强力督办、多方协调的方式,推动原长安东小学建设用地被非法占用为停车场这一事件得到完美解决。最终,原长安东小学校舍在2018年得以顺利建成,并被拓增为海珠区实验小学富基校区,让海珠区实验小学自此开启多校区办学新篇章。此次调研走访中,在了解到富基校区将新申建综合楼后,陆世泽特别交代区人大有关部门切实做好跟进,全力支持项目尽快顺利建设。“现在,实验小学富基校区和穗花本部的成绩双双位居全区前列。”海珠区实验小学校长陈健说道。作为区内龙头小学,海珠区实验小学的多校区办学模式让海珠更多适龄儿童获得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推动了义务教育在海珠进一步优质均衡发展,更促使海珠义务教育水平获得更高提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做好立德树人的工作,教育水平综合提升不应仅仅局限于依靠校内教育和义务教育的进步,海珠区人大常委会更着眼教育事业的体系化发展,认识到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等在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助推器”作用。海珠区人大常委会在2023年重点监督工作计划中,将专题调研全区宣传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情况和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情况,以人大监督之力助推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水平提升。同时,促进体育教育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也在海珠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被列为区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予以重点监督推进。
善建言,聚焦细节提高教育质量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务之先”。来自海珠的人大代表们充分认识到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来自教育界的代表们,他们深耕教育事业多年,充分深入聚焦细节,纷纷提出建议,发出代表“好声音”,以期共同提高海珠乃至广州的教育质量。
作为市人大代表,陈健校长深入关注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托管这一细节,建议省市从学校实际需要出发,出台合理的收费标准意见和实施细则,采用政府补贴与家长负担相结合的成本分担机制,确保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有序开展,稳定提升课后教育质量。市人大代表、广州城市建设职业学校副校长张雅利则聚焦职业教育发展这一细节,建议创新产教融合,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提升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为广州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产业技能型人才支撑。区人大代表陈志生、周锐滔、江斌、邹子如、罗夕花、谢妙晖等,也着眼细节对提升儿童心理教育质量、文体教育质量和落实“双减”政策等提出了建议。在海珠,市、区人大代表正携起手来,共同画就海珠教育质量提升的“同心圆”。
展望未来,在区人大常委会的深入调研和强力监督下,在各级人大代表的积极建言献策下,海珠教育发展必将迈上新的台阶,进一步发挥人才培养“强引擎”的作用,培养出一批批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为广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人才动力。(海珠区人大常委会 陈俊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