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各区人大动态 > 海珠区

【绿美海珠·人大代表在行动】广州海珠人大:立足海珠生态环境“好资源”,助力擦亮司法保护“绿品牌”

时间:2024-07-24 来源:海珠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 字体:

  近期,根据省、市、区人大常委会的部署,结合“绿美海珠·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海珠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基层立法联络站联络员组成检查调研组,就海珠区法院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改革工作情况,到海珠湿地人民法庭(环境资源法庭)、海珠湿地生态司法保护示范基地进行“回头看”。

  “区法院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改革有一段时间了,成效怎么样,还面临什么问题困难?”代表们边走边看,边听边问,就关心的工作情况和热点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围绕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人大“护绿而动”

  近年来,海珠区人大常委会一直以来把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作为主要的监督工作内容。早在2022年,海珠区人大常委会就把听取和审议区法院关于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并针对存在生态法庭体制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统筹协调,完善生态法庭体制机制建设”的审议意见。同年,市人大代表梁国斌针对区法院生态城人民法庭(现更名为湿地人民法庭)职能定位不清晰等问题,也提出了《关于将海珠区法院生态城法庭打造成我市城区生态法庭的建议》,建议将海珠区生态城法庭打造成广州市城区生态环境与资源法庭,在原有案件继续审理之外,增加集中管辖全市城区范围内一审生态环境资源类刑事和民事案件以及办理相关工作。

图片1.jpg

海珠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少良带队到海珠湿地人民法庭(环境资源法庭)进行调研。

  法院“司法护绿”

  2022年以来,在海珠区人大常委会的推动和支持下,区法院积极落实审议意见及认真办理代表建议,把推进生态法庭改革,调整法庭职能定位作为近年重点工作。

  在市、区人大代表的推动和上级部门的支持下,从2023年7月开始,法庭职责调整为增加集中管辖全市环境资源一审民事、执行案件,今年1月法庭正式更名为“海珠湿地人民法庭”并加挂“环境资源法庭”牌子,成为全市首个环境资源专业法庭。据统计,单单今年上半年,海珠湿地人民法庭就累计受理案件1352件(含环境资源类案件),办结案件1013件,不仅办案数量多、质量高,在创新和健全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机制的同时,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水平也得到了质的提升。

  代表“见绿献智”

  当看到海珠湿地法庭先后创新性推出噪音侵权诉前禁止令、生态环境法律风险提示、动植物纠纷诉调对接、湿地保护前置司法服务等多项城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经验成效时,参加检查调研的代表们纷纷表示,近年来,在海珠区人大常委会监督和支持下,区法院积极部署推进生态法庭改革,探索城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有益经验,切实为服务高质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州提供强有力司法保障和服务。

  梁国斌代表建议,区法院应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合推进人民法庭和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改革,不断增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更好服务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大局,继续擦亮城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海珠品牌”。

  海珠区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海珠在广州中心城区中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禀赋,也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接下来,海珠区人大常委会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续关注支持区法院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改革工作,助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大局。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