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4月15日下午,海珠区纸北社区“事事有得倾”广场上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议事会。南石头街道联组的区人大代表刘智、刘佳、黎晓明与社区干部、学校代表、家长及托管机构负责人围坐成圈,共同破解困扰辖区居民的课后托管难题。这场持续两小时的议事会,不仅凝聚着基层治理的智慧,更折射出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初心。
议事会伊始,纸北社区党总支书记蔡丽霞展示的监控画面让在场众人揪心:每天下午四点半放学后,成群结队的小学生像脱缰野马般在车流穿行的街心公园乱窜,有的追逐打闹险些撞上电动车,有的蹲在公园石凳上写作业。“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双职工,学校课堂下午4点就结束,可家长七点才能下班。”家长代表王女士的叹息道出了200余户家庭的共同困境。数据更令人警醒:人大代表联络站前期调研显示,辖区五所小学16:00-17:00提供义务托管服务,17:00-17:30可继续参与延迟托管,内容以完成作业和学校任务为主,学生家庭自愿报名。实际上约67%的学生未选择学校托管,主要原因是托管时段与家长下班存在“时间差”。
“群众的需求就是履职的哨声。”作为纸北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的刘智代表率先破题。他提出的“共享空间+四点半课堂”方案引发热烈讨论: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0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改造为“护学驿站”,由专业社工牵头组建“护学队”,吸纳家长志愿者、退休教师、热心党员共同参与;联动优质托管机构开发梯度服务,既有兴趣课程体验,也有户外“知心园”的体能训练;特别设置“弹性托管”机制,家长可通过小程序灵活预约延时服务。方案还创新提出“家校社”协同机制,学校负责学生安全离校,社区提供活动场地,专业机构设计课程,三方实现无缝衔接。
这个充满民生温度的建议得到多方响应。社区当即承诺半年内完成场地改造,筹备打造四点半课堂,配备电子屏、可拼可拆桌椅等设备,满足各类学习、活动、课程展示等需求。看着议事本上密密麻麻的推进计划,刘智代表感慨:“从收集民意的传感器,到解决问题的推进器,再到成果验收的检测器,这才是人大代表履职的完整闭环。”
这场“有事好商量”的议事会,不仅为社区学生搭建起安全成长的避风港,更开辟了基层治理新路径。据悉,“四点半课堂”将于今年底试运行,届时将惠及辖区800余名学生。正如居民代表李大爷在意见簿上的留言:“人大代表把群众的期盼变成了可触可及的幸福,这就是最好的履职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