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各区人大动态 > 荔湾区

人大代表“三问于民” 助力电动自行车治理难题

时间:2023-09-07 来源:荔湾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字体:

(图:西村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接访活动)_副本.jpg

(图:西村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组织省市区人大代表进社区接访)_副本.jpg

(图:人大代表现场研究交通疏解方案)_副本.jpg

  “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多,小区无处停放,甚至堵塞消防通道”、“个别骑手在路上不守交规、横冲直撞,好危险!”、“充电桩数量太少,难以满足居民的日常充电需求,希望能在社区附近集中安装充电桩……”家住西村街道增埗社区的蔡伯、陈姨纷纷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

  近日来,荔湾区人大常委会西村街道工委组织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联动,开展接待选民群众暨民生实事调研活动,了解社情民意,回应群众关切。

  一、问需于民——了解群众“急难愁盼”

  区人大代表植文龙、赖应良、何慧燕在增埗社区接待选民群众活动中,群众纷纷踊跃发言,提出关于电动自行车充电难、停放难和管理难等多方面意见,代表们认真听取、详细记录,并和群众进行沟通交流,将问题及时转交街道人大工委,实时跟进督导,及时反馈群众,形成“汇总梳理、分析研判、交办督办、反馈评价”闭环机制和“接待有登记、登记有处理、处理有结果、结果有反馈”的完整工作链条。

  “电动自行车出行方便,但是密集出现在路口,又容易堵塞交通,建议政府要加强管理”,家住环市西苑小区的张阿姨说道。

  “目前,广州市关于电动自行车的限行政策正在收集群众意见,欢迎大家踊跃提意见啊。”

  “街道要积极宣传引导,多做正面解读,多做普法教育,正向引导消费者提高交通安全意识、规范电动自行车驾驶行为,和其他交通参与方共同营造安全、文明、有序、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在西村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内,省人大代表陈晓晖、市人大代表谭遇芳和区人大代表沙金华对选民群众提出的问题一一予以回复和解释,对当场不能答复的问题,向选民群众表示将形成建议整理,并及时转交反馈街道相关职能部门。接待活动结束后,人大代表们前往西村街道和苑社区,实地察看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情况。

  二、问计于民——找准问题解决方法

  电动自行车在带给人们生活方便、低碳绿色的同时,由于管理不善、充电不当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和消防安全事故也屡见不鲜。

  人大西村街道工委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社区、学校周边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广泛发动群众建言献策。

  在学校周边,人大代表随机访问接送孩子的学生家长,开着电动的刘姐刚目送孩子进学校,看到大家都在跟人大代表反映情况,她也很激动地跑来说:“电动自行车对我们这些小家庭来讲还是比较刚需的,有时候开电动车送孩子、买菜特别方便,我觉得不能因为一些地方的交通乱象就把电动自行车一限了之。最主要还是要规划好非机动车道,多宣传多引导,不能一棍子打死。”

  人大代表综合走访调研收集情况和群众反馈的意见,向街道办事处提出三个建议:一是要加强宣传教育,西村街道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居民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意识;二是要加强执法问责,在重点路段指派专人,加大处罚力度,纠治电动自行车违反交通规则和消防安全问题;三是要全面摸排需求,推进集中充电桩安装建设,共同提升电动自行车管理水平,防范消防事故发生。

  三、问效于民——立起群众评价标尺

  在各级人大代表推动下,西村街道已在重点路段和拥堵点位加派交通疏解员,协助疏导交通、管理非机动车,推进10个社区建设便民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端口771个,新增充电端口286个。辖区居民群众对人大代表的工作纷纷表示认可,积极踊跃参加接待活动,对西村街道治理水平给予高度评价。人大西村街道工委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人大西村街道工委将继续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组织街道联组人大代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创新调研方式、丰富调研内容、提升调研实效,增强代表履职能力,真抓实干为民服务,以高质量建言献策,助力西村地区治理高质量发展。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