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各区人大动态 > 南沙区

广州市南沙区第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

时间:2023-02-09 来源:南沙区人大办 字体:

       2月8日,南沙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南沙区行政中心大会堂开幕。出席代表220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区人大代表们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卢一先出席会议。南沙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德球主持会议,南沙区区长吴扬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南沙区政协主席翁殊武出席会议。区政协委员等应邀列席会议。 

  根据会议议程,南沙区区长吴扬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南沙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南沙改革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和省、市有关部署要求,在区委、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真抓实干、砥砺前行,推动南沙开发开放取得新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 我们坚持战略引领、攻坚突破,凝心聚力办好大事要事。

  战略功能定位实现跃升

  国家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标注了南沙开发开放新的历史方位和奋斗坐标,赋予南沙新的重大使命和强劲动力。港澳居民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优惠、高新技术企业延长亏损结转年限等一批重大政策落地,粤港澳职业资格互认等一批重大事项取得突破,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民心港人子弟学校等一批重大项目投入使用,国家重大战略的牵引驱动效应持续释放。

  整改工作走深走实

  坚持把抓好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问题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全面纵深推进整改工作。成立6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建立“智慧文物安全监管系统”,建成省内首家税史教育基地——“虎门税馆”税史教育基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更趋健全完善,党员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精气神有力提振。

  疫情防控精准扎实高效

  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因时因势优化防控策略,精准高效处置“0330”“0404”,特别是“1002”等多轮突发本土疫情,有效遏制了疫情的快速传播。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不断强化社区分级诊疗、重症救治能力和药品供应能力,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年来,我们坚持创新驱动、质效双升,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01经济总量稳步增长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52.58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全市第一。三次产业结构为3.2:44.2:52.6。农业总产值达126.32亿元、居全市之首,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805.49亿元、居全市第二,增长6.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7.02亿元,增长8.2%;税收总额(含关税)798.15亿元,增长10.0%(其中,国内税收总额552.01亿元,增长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79亿元,增长10.9%;进出口总额2988.19亿元,增长15.1%;实际利用外资172.80亿元,增长72.7%。

  02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南沙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区第26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7.2%,其中汽车制造业产值达1956.99亿元、增长19.3%,装备制造业产值达2515.35亿元、增长13.6%,广汽丰田新能源汽车产能扩建项目投产。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35家。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聚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企业800多家;实现国内首个宽禁带半导体全产业链布局;广州数据交易所挂牌运行;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建成投产。

  03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南部组团即将交付使用,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动工建设,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进入国家可研立项阶段,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我国自主设计的首艘超深水大洋钻探船实现主船体贯通,全国首座深水科考专用码头正式启用。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超900家,入选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榜单25家,国家级众创空间实现零的突破。R&D经费投入强度为5.45%,居全市第二。高标准推进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在全国首创“1+3”营智环境评价体系,累计吸引高层次和骨干人才近2万人。

  一年来,我们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

  与港澳全面合作纵深推进

  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高效运作,集聚香港工商协会29个,设立广州南沙新区香港服务中心。港式国际化社区规划获批,香港科技园南沙孵化基地、新鸿基庆盛枢纽站场综合体等项目加快建设。规则衔接取得新突破,率先开展港澳工程人才职称评价;推动规划、税务、旅游、法律服务等领域专业人才便利执业;南沙穗港协作医疗联合体项目启动,首家港资“金牌医师”门诊部落户。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自贸区制度创新走在前列,全年新增制度创新成果108项,全球优品分拨中心入选服贸会全国优秀服务贸易案例,全球溯源中心荣获中国管理科学奖。权威第三方评估显示,南沙自贸片区综合创新指数在全国自贸片区中排名第二,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指数位列榜首。“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建设全域大数据中心,“无证明自贸区”减免证明事项拓至363项,“交地即开工”5.0为新开工项目节省3—6个月时间成本,成功纳入省信用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试点。

  发展动能持续迸发

  出台国家级新区首个“四链”融合政策体系,精准推出10项特色专项政策,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合计93亿元。成功举办系列招商活动,新签约项目227个,总投资额近4000亿元。全年新设企业1.93万家、新增注册资本1100多亿元,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8个、累计241个,南沙成为中国投资热点城市。实施重点项目“攻城拔寨”行动,21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1128.94亿元,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0%。

  一年来,我们坚持做实枢纽、畅通内外,门户枢纽能级加速提升。

  01交通枢纽功能日益凸显

  深江铁路全线、狮子洋通道先行工程、地铁15号线南沙枢纽预留工程开工建设,南中高速加快推进。万环西路、凤凰大道、市南路快速化改造和万龙大桥启动建设,红莲大桥主桥合龙,全年新增市政道路50公里(累计550公里)。新增、优化公交线路29条,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全域范围开启示范运营。

  02航运枢纽能级不断提升

  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海嘉码头、近洋码头投入运行。净增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13条(累计148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38.85万标箱,货物吞吐量3.6亿吨,海铁联运量达10万标箱。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5倍。外贸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位列全国经开区第七和第二。南沙综合保税区在全国综保区发展绩效评估中跃升为A类。

  03金融互联互通功能增强

  集聚金融企业6758家。广州期货交易所首个交易品种挂牌上市。新引进融资租赁飞机46架。金融功能区加快建设,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主体结构全面封顶,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启动建设。获批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交易金额达141亿美元,落地QFLP跨境基金投资额度共155亿元,累计跨境人民币结算量6342亿元,已开立自由贸易账户6463户。

  一年来,我们坚持生态优先、建管并重,现代化滨海新城建设步伐加快。

  城市发展空间逐步优化

  高质量开展南沙空间方案国际咨询工作,编制了“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开展龙穴岛、万顷沙南部等重点片区规划研究。重点区域加快发展,庆盛枢纽区块建设全面提速;明珠湾起步区完成投资额1938亿元,横沥岛尖29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大岗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块基础设施基本建成。治理违法建设2500宗、面积181.34万平方米,国家卫片整改率全市第二。9个旧村改造项目续建,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工,全年获批用地超万亩。

  城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荣获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称号。PM2.5、PM10等考核指标稳居全市前列。地表水环境水质指数排名全市第三,连续三年在广州河湖长制工作考核中获得优秀。新增碧道12.2公里,新建绿色建筑398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5.9平方米。建成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42.25平方公里。

  城市治理能力不断增强

  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狠抓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2.5%、62.1%。全年刑事立案数同比下降4.9%、破案率同比上升8.2%,反偷渡反走私多项打击成效明显。市域社会治理“红棉指数”得分位居全市前列。南沙街蕉门河社区、黄阁镇留东村、大岗镇庙贝村获评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居),黄阁镇蕉门村被评为广东省交通安全文明示范村。  

  一年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共建共享,社会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基本民生保障扎实有力

  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2022年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39万人,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全市第一。

  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待遇稳步提升,“二次报销”医疗救助项目惠及9.12万群众,社保跨区域经办服务更加便利化。

  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建成村(居)颐康服务站85个,长者饭堂增至113个。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7546套。退役军人服务站星级示范创建率走在省市前列。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教育规模质量全面提升,入选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5所新开办学校(校区)投入使用,新增优质公办中小学学位7820个、幼儿园学位1590个,高考中考成绩稳步提升。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完成建设,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基本完工,广东省中医院南沙医院全面推进装修施工,中山大学附属(南沙)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沙院区)开工建设。

  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累计建成公共图书馆(分馆)、服务点24个,全年文献外借总量、文献外借率全市各区排名第一,优秀文艺作品获省市奖项15项。南沙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增长9.0%。新增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4家,累计出栏生猪9.7万头。现代都市农业加快发展,新增1个国家级、2个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南沙青蟹”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新增7个、实现零的突破。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6个美丽圩镇全部通过市级验收,2条新乡村示范带完成阶段性建设目标。东西部协作、驻镇帮镇扶村和对口帮扶工作成绩优异。

  一年来,我们坚持自我革命、从严治政,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1+1+9+N行政复议与调解机制”获评第六届全国法治政府奖“提名奖”,南沙区连续4年在“法治广州”考评中排名全市第一。区司法局被评为全国“七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政府作风持续转变。

  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实施《南沙方案》为总牵引,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南沙实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奋力把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加快建设“精明增长、精致城区、岭南特色、田园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都市。   

  2023年工作安排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集装箱吞吐量达1900万标箱,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率完成市下达目标,全力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1坚持战略对接,建设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2坚持产业立区,建设高质量发展主阵地新引擎。

  3坚持科技第一生产力,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

  4坚持内联外通,建设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节点。

  5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国际经贸合作新高地。

  6坚持规划引领,建设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

  7坚持人民至上,建设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南沙。

  8坚持自我锤炼,建设敢担当善作为的实干型政府。

  大会还审查了南沙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南沙区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表决了区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办法(草案),区四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区四届人大部分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人选办法(草案)。

  (来源:广州南沙发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