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番禺区大龙街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位于大龙街道新水坑村委会,共有进站人大代表14名,其中市、区两级人大代表1名,市人大代表2名,区人大代表11名。服务涵盖街道全辖内共12村6社区,服务人口约8.9万人。
“联络站+”听民意汇民智“关口”前移,增添代表履职新阵地。为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联系,紧扣联络服务代表和选民为主线,在区人大常委会的指导推动和街党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人大大龙街道工委积极探索阵地下沉、代表下沉的模式,创新举措,结合大龙街旧水坑森林公园的榕树头文化和村民群众榕树下围谈的生活习惯,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延伸设立了人大代表榕议亭,以户外议事为特色,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延伸到最基层,让人大代表榕议亭成为助推中心工作、回应民生关切、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场所,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代表与群众大树下畅民生 一枝一叶总关情。人大代表在榕树下面对面接访群众,畅所欲言,受到群众的欢迎。通过上墙我街各级人大代表信息、代表履职风采、人大工作介绍等展板,让群众能够多形式了解人大代表工作。通过张贴联络站二维码,群众可以扫码随时与各位代表线上反映问题。榕议亭旁放置着四块帆船造型,通过通俗易懂的漫画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全过程人民民主,与榕议亭整体成为公园内美丽一景。接下来,人大大龙街道工委将继续对榕议亭的配套进行优化,抓好日常管理,利用广告牌、宣传栏、标语造型等将法治文化、人大制度发展历程、人大职能职权等知识灵活植入,让广大群众近距离领略法治文化、感受宪法精神,实现乡村颜值和全过程人民民主水平“双提升”。
围绕“百千万工程”,驻站代表通过调研视察、学习交流、入户走齐、积极建言献策等履职方式,助推大龙街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将联络站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回应民生诉求,促民生保障,共同推进和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同时发挥代表模范作用,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凸显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有效激活乡村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既把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带下去,又把人民群众的真实声音收集上来。
助力城中村电动车充电桩建设,办好群众“心头事”。“上次反映的问题很快就有了答复和解决办法,今天出门散步就能碰到熟悉的人大代表在接访!”陈伯看到代表在树下接访,马上前来坐下并向代表们表示感谢。“上次我向李方方、陈汉杰代表反映问题,希望村可以利用闲置用地安装集中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到现在我们村已经新增了好几个充电桩了,真是安全又方便!”
去年,市人大代表李方方到大龙街旧水坑村,与区人大代表陈汉杰共同接待选民群众,收集社情民意。活动中,陈伯反映旧水坑村居住人口以外来人口居多,村内出租屋密集,电动车上楼、飞线充电等现象时有发生,存在安全隐患,向代表提出了在村内增加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意见。收到群众诉求后,代表们立即联系村委及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尽快为群众排忧解难,多次与街消防队、规划建设办和村委协调沟通,共同推动旧水坑村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人大代表、驻村团队、街道相关职能科室等多方联合解决了前期选址、供电困难等问题。
据了解,目前旧水坑村已分别在公交站、幼儿园共新增了3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在村内各片区共新增了57个充电点位,可为村民群众提供268个充电接口。同时还配备了吊顶灭火器、联网视频监控、挡雨棚顶和照明等配套设置,为居民的安全度、舒适度、满意度持续加码!
(番禺区人大大龙街道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