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近日,大龙街旧水坑村内约4.8公里长的街巷硬化工程及供水管网改造工程顺利同步竣工验收。崭新的硬化道路如丝带般延伸,连接着每一户居民,往日坑洼的小路变成平整的水泥路,大家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有村民热情地说道,“我家门口的这条巷子已经很久没有修整过,路面坑坑洼洼,出行十分不便,现在街道和村里合力给我们硬化村街巷,出行方便了,同时配合硬化工程还预埋了新的供水管网,用水质量提高了,不仅提升了村里的人居环境,也修到了我们心坎里,多亏了人大代表,又为我们办了一件实事!”。
群众诉求无小事,议事共商解民忧
在大龙街旧水坑榕树公园的一角气氛热烈,一场人大代表接待群众活动正在人大榕议亭下进行。“我家附近的街巷准备开挖进行硬化,但是听说我们村将来也要开展二次水改了,我家门口这段路硬化以后是不是又要重复开挖?”“道路重复开挖又带来噪音、扬尘等污染,让街坊邻居深受其扰,能不能同步施工减少影响?”“多次开挖路面多‘伤疤’,大家出行不便,还影响村容村貌。”居民来到接待桌前直奔主题、直表来意。区人大代表陈汉杰充分发挥贴近群众的岗位优势,耐心接待、认真记录、做好解释、安抚情绪,表示会尽快上报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协商解决,并持续关注后续进展。现场代表们和群众一起,围绕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等工作展开讨论。
据悉,大龙街旧水坑村作为“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美化村容村貌,今年5月始对村内部分街巷进行硬化及明渠改造,总长4.8公里。陈汉杰表示,旧水坑村在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同意后,已向区水务局递交水改意向等资料,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中,意味着日后完成硬化的街巷将面临二次开挖,且施工过程又会对居民出行、休息、安全等造成一定影响,如何优化管理,让惠民工程避免成为扰民工程呢?
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困
陈汉杰认为,农村水改、街巷硬化都是民生工程,但是要统筹规划,打破信息壁垒,联合作业,实现工程的精细化、合理化,避免前建后挖。特别是要避免一条道路反复“开膛破肚”,不仅扰民,还造成财政资金浪费。为此,他联合村“两委”成员实地查看、广泛走访征求村民意见,将调研中收集到的民情民意整理撰写了《关于协助对大龙街旧水坑村部分路段埋设供水管的社情民意》,主动协调相关单位解决。人大大龙街道工委高度重视,积极为陈汉杰代表的调查研究提供协助,并全程跟进社情民意办理进度。
为民发声、为民解忧是人大代表的职责。
“这段即将硬化的街巷供水管网老化已很严重,亟需改造。建议区水务局结合我村实际,就涉及路段考虑提前制定施工计划,争取将农村街巷硬化与供水管网改造工程保持同步进场、同时施工、同沟埋管,就能最大限度减少街巷重复开挖和施工扰民。”4月16日,在区人大大龙街道工委组织召开的代表建议办理座谈会上,区人大代表陈汉杰面对面向区、街职能部门反映民声民愿,积极建言献策,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陈汉杰表示:“这是群众的民生关切,合情合理,应该被听到,并得到积极主动的回应。”
在人大监督、代表支持、部门协调、干群参与的共同努力下,部分旧街巷硬化和明渠改造工程,以及所涉街巷预埋供水管工程已于10月22日同步竣工验收。施工期间,陈汉杰坚持参与现场监督,确保项目顺利完成。人大代表与群众并肩,沿着美丽街巷实地感受新变化。群众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是对政府相关部门和人大代表最好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