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各区人大动态 > 越秀区

广州越秀人大:人大代表助力 让长者更有“医靠”

时间:2024-12-05 来源:越秀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人大建设街道工委 字体:

  聚焦居民群众对高品质养老和健康服务的需求,越秀区人大常委会建设街道工委组织人大代表深入社区找问题、出对策、解难题,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推动打造了越秀区首个嵌入式医养服务综合体,让长者在享受优质养老服务的同时更有“医靠”。

  小站点 倾听民生大脉搏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小毛病越来越多,我们老年人常常要在社卫中心和颐康中心之间来回奔走。”“社区卫生中心离颐康中心有点远,老人家腿脚没那么利索,这十几分钟的路程真是太煎熬了!”在人大代表进社区接待群众活动中,群众向人大代表和人大建设街道工委反映道。

  收到群众的反映后,人大建设街道工委迅速组织代表和民情联络员深入社区,广泛听取民意。

  据了解,建设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位于南坑东18号,而社区卫生中心则坐落于建设大马路18号,二者之间步行需要12-15分钟,对于身体不便的老年人来说,这十几分钟路程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负担。根据统计数据,在建设街的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高达28.4%,老龄化特征显著。越秀区人大代表陈洁萍表示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社区已成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场所,老年人对于高品质的社区养老服务需求也日益增加,必须持续完善优化养老配套措施,构筑家门口的“养老幸福圈”,助力老年人享受幸福、舒适的晚年生活。

  筑平台 开启医养结合新章

  群众的呼声就是履职的方向。人大建设街道工委在收集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后,第一时间反馈到建设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建设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立即进行有关工作部署,并由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牵头落实。

  针对“医院无法提供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又不方便就医”的现实难题,人大建设街道工委再次组织代表,和公共服务办公室工作人员一同开展调研工作,并以实地走访、召开专题座谈会等方式,积极听取居民、社区、医学专家、养老服务专家等多方意见建议。经过综合讨论和评估,最终敲定在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划定独立区域、引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服务的方案。

  在人大代表积极推动下,打造嵌入式医养服务综合体的方案得到越秀区卫健局的指导,推动承接建设街综合养老服务项目的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并以“养老+中医”为特色,建设专家坐诊、康复理疗一应俱全的中医馆。经过精心筹备,建设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颐康中心院区顺利通过了医疗专家评估,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资格,10月9日,建设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嵌入医疗服务机构正式揭牌投入使用。

建设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嵌入医疗服务机构正式揭牌

  惠民生 助推“养老”走向“享老”

  嵌入式医养服务综合体创新运营模式,提供丰富的医疗服务。社卫中心遴选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入驻颐康中心,提供包括社区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老年人体检、健康档案管理、家庭医生签约等在内的全方位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中心还设有中医馆,让居民能够亲身体验针刺疗法、推拿按摩、穴位贴敷治疗等中医适宜技术,将中医诊疗、治未病、养生保健、康复医疗深度融入社区养老全过程。

  综合体运营一个多月以来,收获了社区居民的诸多好评,居民们纷纷前来体验。家住建设街的伍婆婆点赞道,现在在颐康中心就能看中医、做理疗,真是方便多了!刚刚在中医师的协助下做了几个拉伸动作,肩颈都松了不少。多亏有人大代表和建设街道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为我们争取到这么好的福利,太感谢了!

  人大建设街道工委主任何文力表示,嵌入式医养服务综合体的打造,是人大代表共同努力,建设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全力支持的结果,其以“医”为基础,以“养”为核心,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助推“养老”走向“享老”。

  接下来,人大建设街道工委将继续关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群众有所呼、代表有所应,不断发挥人大代表听民意、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作用,把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行动。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