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越秀区东山街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是政治功能突出、教育资源丰富的街道,辖内有中共三大会址、逵园、简园、春园等国家级文物,还有19所学校、区少年宫、区图书馆。东山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凭借辖区“名校云集、文脉深厚”的优势,打造了“议家亲”工作品牌,将联络站塑造为“听取民意的窗口、服务代表的驿站、助推发展的平台”,成为广州市首批全过程人民民主感知点之一,让基层民主变得可见、可及、可感。
近日,广州市第七中学的30余名师生代表走进这里,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
讲解员向学生介绍东山街道联组人大代表的履职成效
沉浸式感知,联络站里看民主实践
研学活动首站便是东山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东山街全过程人民民主感知点宣讲员以“人民民主在身边”为主题,通过图文展板、履职档案和多媒体演示,生动讲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脉络。
当看到“人大代表推动解决垃圾扰民问题”“人大代表参与打造最美街角”等代表履职案例时,初二学生小林感慨道:“原来人大代表的工作这么具体,老百姓反映的问题真的能被听到!”
特别展示的“议家亲”品牌建设宣传视频以一个个鲜活的典型案例,让师生对“家门口的民主”有了具象认知。
例如,针对部分物业因产权限制无法办理营业执照这一核心难题,市人大代表王碧波、邹畅和区人大代表许波、张新宇、龙淼等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多方协调,成解决了寺右一马路闲置物业盘活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动打造的寺右壹街项目不仅实现了闲置资源的高效利用,还成为融通地产成功的全国示范案例。 又如,为纪念抢救溺水群众英勇牺牲的战士邱兴和而建的邱兴和公园,因时间久远,公共设施老化,存在安全隐患。市、区人大代表共同发力,成功推动项目快速立项、施工,投资300余万元,历时2个多月将邱兴和公园升级改造为越秀区见义勇为主题公园,成为瞻仰烈士及见义勇为事迹宣传的重要平台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据统计,东山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已组织接待20余场研学、调研、参观活动,与七中、培正小学等学校逐步建立校站共建机制,广泛吸纳社区报到党员、社区骨干、楼栋长等群体共同参与,通过“理论+实践”的沉浸式感知活动,让参与者近距离触摸基层民主脉搏,探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对话宪法史,律所研学悟法治根基
研学活动第二站,师生们走进上茂律师事务所宪法主题展厅。泛黄的宪法修订手稿、不同时期的宪法文本,配合专业讲解员的生动叙述,将“国家根本大法”从诞生到发展的历程娓娓道来。
通过“宪法知识问答”“模拟宪法宣誓”等互动环节,抽象的法治概念化作可触可感的鲜活体验。“原来现行宪法经历过五次修正,每次修改都紧扣时代脉搏”,初一学生小陈在参观笔记中写道。
东山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在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不仅积极服务群众,推动解决问题,还主动参与基层立法和监督工作。作为广州市基层立法联络站,东山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先后参与《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广州市违法建设查处条例》《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广州市养犬管理条例》《广州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广州市建筑废弃物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等多部地方性法规的意见征询工作,在法规宣传、意见收集和法律知识普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讲解员为广州市第七中学的师生讲述宪法的发展历程
行走的思政课,青春与民主双向奔赴
“这次研学让我真正读懂了政治课本上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分享会上,学生代表深有感触地说。从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民生温度,到宪法文书的法治厚度,这场行走的思政课让制度自信的种子悄然萌芽。正如带队教师李老师所言:“当民主实践走出课本、融入生活,青年一代对‘中国之治’的理解自然更加深刻。”
通过课堂外的现场感知,学生们进一步学习了宪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刻理解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内涵。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研学,发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在身边。人大代表通过各种方式倾听民意、解决问题,让大家切实感受到民主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下一步,人大东山街道工委将继续依托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高标准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感知点,提高宣传工作水平,展现人大工作新成效和代表履职风采,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