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从斑驳石梯的华丽转身,到无声坡道的暖心守护;从隐患斜坡的华丽蜕变,到坑洼路面的焕然新生……越秀区人大常委会华乐街道联组人大代表始终以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破解难题,一个个看似琐碎的民生诉求,在人大代表的推动下化作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石梯变形引民忧 人大牵头破瓶颈
华乐街道青菜东街30号路口石梯因常年缺乏维护,表面坑洼不平,石阶松动摇晃。社区开展微改造工程对石梯进行翻新,翻新后斜坡面积增宽,石梯收窄。这一变动虽方便了电动自行车行驶,但却给石梯步行的居民带来了不便。
区人大代表陈复军、谭建光、胡颖珊在社区接待群众时收集到了这一突出问题。群众纷纷表示,如今该石梯落脚之处十分局促,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小孩,稍有不慎就可能摔倒。
陈复军等人大代表经过研究,提出应拓宽石梯,平衡斜坡与石梯宽度,以方便行人出行。
在人大代表的关注和协调下,街道城管办迅速行动,根据居民群众和代表们的意见建议,通过拓宽石梯旁区域、重新规划坡道宽度,平衡通行需求。施工团队克服场地狭窄等困难,认真细致地推进改造工程。
石梯改造完成后,接送孙子上下学的张奶奶表示:“以前每次走过石梯都‘步步惊心’,生怕踩空摔倒,现在走起来稳稳当当。人大代表真是把实事办到了我们老百姓的心坎上!”
(石梯改造后图片)
视障居民“摸”楼梯 一条扶手暖人心
在华乐街道青菜岗社区21号大院,一道崭新的银色扶手成为了特殊群体的暖心依靠。此前,65岁的视障居民梁叔每天上下楼时都要摸索着墙壁前行,稍有不慎就可能跌倒。
区人大代表乐小龙等在接待群众时了解到这一困境,立即牵头提出加装扶手的建议。街道办事处收到代表建议后,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实地勘察,将项目纳入“微改造”计划。仅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崭新的银色扶手亮相楼道。
如今,梁叔摸着齐腰高的扶手满脸笑意,同楼层的爷爷奶奶也都感到非常欣喜,纷纷感慨道:“现在上下楼就像有人牵着手,再也不怕摔跤了!”
(楼梯加装扶手后图片)
隐患斜坡变坦途 防滑砖铺就“安心路”
在越秀区华乐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和白云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群众活动中,有群众向人大代表反映:“淘金路人行道上新铺设的地砖,一到雨天就变得特别滑。这段斜坡的上方就是华侨外国语学校,每天早晚都有许多爷爷奶奶来接送孩子上下学。前段时间连着下了好几天雨,好几个老人和孩子都差点摔倒,大家都提心吊胆,希望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原来,这个斜坡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其本身的坡度使得雨天时防滑效果不佳,即便前期铺设的地砖有一定防滑设计,但仍无法满足安全需求;另一方面,个别临街的商户在开展装修时,自行在店门口安装了防滑砖,但这些防滑砖的效果并不理想。
经过研究,代表们提出了尽快在斜坡两侧人行道及更换部分商户门口防滑砖的办理建议,迅速交办到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跟进办理。在人大代表的协调下,街道发动商户同步改造,选用高摩擦系数防滑砖,一周内完成铺设。
斜坡改造完成后,居民王阿姨一边说着,一边平稳地走过改造后的斜坡。“以前下雨天得扶着墙走,小心翼翼生怕滑倒,现在就算穿拖鞋都不打滑了!”王阿姨高兴地说。
(斜坡改造后图片)
路面破损藏隐患 人大督办见实效
淘金社区内街商业繁华、居住人口密集,地面地砖历经长期频繁踩踏,出现了不少坑洼,老人散步需小心慢行,外卖小哥骑行也要减速通过。区人大代表区奕宁在接待群众过程中,得知居民诉求后,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勘查,建议街道办事处及时对破损路面进行修补或更换路面砖块,保障居民出行安全。
街道办事处迅速响应,组织专业施工团队,调配充足的人力和材料,对淘金社区内街及主干道破损地砖展开维修工作。施工过程中,为了尽量减少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施工人员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加班加点推进项目。经过数天的努力,完成了对存在安全隐患砖块的修补和更换。
如今,平整的路面让居民赞不绝口:“以前走路怕崴脚,现在遛弯像逛公园!”
(淘金路内街巷破损路面修复后图片)
从背街小巷的“微改造”到城市治理的“大文章”,人大代表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架起党和群众的“连心桥”。区人大代表谭建光表示:“我们多跑一趟腿,群众就能少一分忧。这些‘微实事’,正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最生动的注脚。”
如今,华乐街的民生答卷仍在续写:人大代表的身影穿梭在社区街巷,群众的笑容绽放在改造一线,点点滴滴的付出,终将汇聚成老城焕新的幸福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