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近年来,增城区积极探索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和人大代表履职新模式,探索在产业分布集中、优势特征明显和代表普遍关注的行业产业设立代表行业或产业联系点,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双联系”制度机制,先后建立文旅、牛仔服装、电子信息等3个区人大代表行业和产业联系点,为“专业代表”搭建履职新平台。
科学选址布局,精准定位功能
一是贴近产业一线。在区内产业分布集中、优势特征明显和代表普遍关注的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牛仔服装等产业集聚区域设立增城人大代表行业和产业联系点,确保代表能够直接深入产业发展前沿,近距离倾听企业和从业者的声音。如区人大代表牛仔服装产业联系点设在新塘镇云享新经济生态园E.C.PARK,周边聚集增城区牛仔服装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新塘牛仔城、新塘牛仔谷电商产业园等一批牛仔服装全产业链企业,方便代表及时了解产业发展动态、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需求。
二是明确功能定位。人大代表行业和产业联系点依据地方组织法设立,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的创新实践,是闭会期间相关行业领域人大代表履职的工作平台,是代表联络站工作职能的延伸。驻点人大代表围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等职能开展活动,通过发挥代表专业特长,推动解决制约行业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做到区委工作重心在哪里,联系点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行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在哪里,联系点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共同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完善工作机制,保障规范运行
一是建立常态化联系制度。增城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实现形式和有效途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双联系”制度机制,区人大代表行业和产业联系点建立“1+4+2+5+N”组织架构,即1名区人大常委会领导负责指导联系点工作,与该行业有关的区人大常委会工委会、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与该行业有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和联系点所在镇街人大作为牵头单位,2名市、区人大代表担任召集人,5名从事该行业的市、区代表作为驻点代表,N个相关企业代表、协会、学会等作为联系点成员单位,定期组织人大代表通过专题调研、交流培训、政企对接等方式密切与行业产业相关企业和单位沟通联系,收集行业和产业相关领域问题诉求或意见建议,实现联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二是建立经验交流机制。为充分发挥专业领域人大代表作用,把代表联系群众、优化营商环境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服务到各企业,全区各行业和产业联系点因地制宜制定工作制度、工作办法,明确工作职责和流程,发挥驻点代表发挥行业影响力,邀请行业专家、企业家代表等参与联系点活动,打造代表联系企业、交流互动的新阵地。派潭镇发挥文旅产业联系点枢纽作用,对接省市旅游协会、民宿协会及市区文化旅游部门,大力开展旅游推介,充分发挥人大阵地交流作用,推动派潭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等相关行业融合发展。各行业和产业联系点也成为行业意见汇聚平台,持续收集、整理、上报本行业和产业的意见建议。截至目前,共收集意见建议7条并移交相关部门办理,涉及人才政策、科研创新、企校合作、减税降费和立法支持等方面。
丰富活动形式,增强工作实效
一是推动代表活动常态化。紧紧围绕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使命任务,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聚焦当地产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各联系点积极组织驻点代表开展专题调研、监督视察、建议督办等活动,以高质量履职合力推动产业发展。组织驻点代表、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围绕产业发展趋势、企业合作交流、产业链协同发展等主题进行研讨互动,促进企业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如在电子信息产业联系点举行的座谈会上,各成员单位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议题,共同探讨产业发展现在、面临的挑战、未来的发展机遇以及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与路径。
二是助力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城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拓展“双联系”工作的形式和内涵,引导代表积极履职,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行业和产业联系点为依托,专业领域人大代表打破履职区域限制,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实现代表职务与本职工作有机融合。一方面,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反映企业在项目审批、土地供应、融资贷款、人才引进、政策兑现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相关部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另一方面,积极牵线搭桥,引导企业与金融机构、科研院校等开展合作对接,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切实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