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时 > 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时|报纸专栏

【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时|报纸专栏53】“小联络站”托起“大民生” 广州市十大优秀人大代表联络站出炉

时间:2025-04-28 来源:广州日报 字体:

  在广州,604个代表联络站深深扎根、蓬勃生长,成为市人大常委会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主阵地”,成为将发挥代表作用嵌入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平台。

  2024年,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擦亮“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工作品牌,因地制宜推广代表联络站二维码,制定联络站接待群众和群众扫码反映问题工作指引,全年各级人大代表共进站接待选民群众3.88万人次,线上线下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32万条。

  4月23日,2024年度广州市十大优秀人大代表联络站脱颖而出。从“代表之声”直播间的普法宣传到“古榕树下”接待日的“门常开、人常在”,从“事事有得倾”的“听民声、解民忧”到市集摆摊架起“连心桥”,“小联络站”的背后是一个个“幸福题”,是一件件“大民生”。

  这些每天发生在代表联络站里的故事,推动基层民主更“可触”,让群众幸福更“可及”,日益丰富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内涵。

  01白云区鹤龙街道法务区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

  打造“联络站+法律”工作模式开设“代表之声”直播间

  白云区鹤龙街道法务区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位于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白云中心区,主要覆盖服务辖内5个社区约7.8万名居民。2024年,接待选民群众85人次,线上线下收集群众反映问题202条,推动小学周边道路环境整治、金碧雅苑小区破损外墙修葺、辖区垃圾分类设施升级改造等。

  联络站依托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白云中心区的法律资源优势,汇聚了法官、律师、法学教师等各界人大代表,打造富有法律专业特色的联络站。

  通过“联络站+法律”工作模式,邀请专家学者作为立法研究员,进站的法律专业代表和23名法治解忧员全天候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全年开展法律咨询1018人次,解决群众“找法难”问题。

  创立“代表之声”直播间,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驻站代表将枯燥的法条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让39万街坊在线学习民法典,在轻松唠嗑间就解决了59个群众反映的难题。

  02越秀区东山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

  打造“议家亲”品牌开展研学感知活动24场次

  越秀区东山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位于越秀区烟墩路2号,主要覆盖服务辖内6个社区约2.9万名居民。2024年,共开展接待日活动25次,接待选民群众135人次,线上线下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5条,助力“寺右壹街”重点项目落地、推动邱兴和公园公益设施完成改造升级、消除城中村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隐患、加装人行道扶手护栏等。

  联络站充分发挥军地共建的资源优势,以“议家亲”品牌为抓手,落实“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工作,建立完善民情联络员机制,常态化开展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将联络站打造成为“听取民意的窗口、服务代表的驿站、助推发展的平台”,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全力打造广州市全过程人民民主感知点示范点,2024年共组织开展研学感知活动24场次,为老街区焕发新活力汇聚人大力量。

  03天河区石牌街道穗园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

  创设“古榕树下”接待日搭建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平台

  天河区石牌街道穗园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位于天河区龙口西路548号,主要覆盖服务石牌辖内6个社区约3.5万名居民。2024年,共组织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15次,接待选民群众60人次,线上线下收集群众意见建议72条。推动解决穗园东街非机动车堵占人行通道问题案例,获评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职优秀案例,相关报道全网点击量超4000万人次。

  “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联络站坚持“全覆盖”听民声,由社区居委会主任担任联络站站长,组建一支21人的民情联络员队伍,开设“古榕树下”接待日;坚持“全链条”聚民智,搭建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平台,广泛开展民主协商议事,发挥好省人大社会建设工作基层联系点“立法直通车”作用,让立法“金点子”转化为治理“金钥匙”。

  04花都区新雅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  

  打造“新雅人大讲你知”设置25个民意收集窗、40个民情联络角

  花都区新雅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位于花都区合和新城万和北路1号之七党群服务中心,覆盖服务辖内15个村居约17.2万名群众。2024年,共组织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15次,线上线下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41条,如推动解决电动车停放充电难题、增设交通疏导路、推动留用地开发实现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等。

  积极探索建设特色品牌“新雅人大讲你知”,组建由人大代表和民情联络员组成的“新雅人大宣讲团”,创设“代表联络站+民意收集窗+民情联络角”一站多级新模式,在政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市政环卫站、产业园管委会、各村(社区)等新增25个民意收集窗,并根据人大代表、民情联络员职业特色,通过“以群众为核心,人大代表全覆盖”的形式在企业、小区物业、学校等设置了40个民情联络角。

  05海珠区南石头街道纸北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

  打造“事事有得倾”工作品牌助力解决地铁风亭重启施工等

  海珠区南石头街道纸北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位于海珠区纸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覆盖服务辖内7个社区约4.6万名群众。2024年,共组织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12次,接待选民群众93人次,线上线下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03条,助力地铁风亭重启施工、破解供水“最后一公里”难题、协调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开通便民通道等。

  联络站构建“三横两纵”工作机制,横向发挥民情联络员“传声”作用、抓好逐级“派单”督办、加大专业代表“聚智”力度,纵向用好二维码深入“揽题”、上下联动精准“破题”,以履职实效擦亮“事事有得倾”的联络站工作特色品牌。依托联络站,更有效地统筹各方资源,把更多惠民服务送到家门口。

  06黄埔区大沙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

  创新民主议事“七步工作法”推动连片加装电梯32台

  黄埔区大沙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位于黄埔区镇东路31号,主要覆盖服务7个社区约13万名居民。2024年,共组织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12次,接待选民群众127人次,线上线下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40条,均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完毕。

  创新实施民主议事“七步工作法”,实行“收集议题、确定议题、议前调研、议事协商、公开公示、跟踪落实、群众评价”七步流程,组织代表、群众全过程参与、全链条监督,推动老旧小区成片连片加装电梯32台,助力解决500多位“悬空老人”下楼难问题;打通断头路方便周边超2万群众出行。

  07番禺区市桥街道万丰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

  增设口袋公园等流动接待点让民意收集更接地气

  番禺区市桥街道万丰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位于番禺区市桥街道工业路96号,主要覆盖服务10个村居约5万名群众。2024年,共组织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18次,接待选民群众108人次,线上线下收集群众意见建议92条,均已办结完毕。

  推动解决边检站河边车辆乱停放、怡乐平安小区4号岗出入口通道“逢雨必浸”、万丰大街10多个沙井盖异响影响居民休息……开设“周一有约”固定接待专窗,灵活增设畅怀亭、蘑菇亭、口袋公园等流动接待点,让民意收集更接地气。

  联络站采用“3+2”模式,在社区和街心公园精心打造5个功能场室,为代表与群众搭建起全方位交流平台。

  08南沙区大岗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  

  榕树头下谈村事、议事亭里议民生

  南沙区大岗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位于南沙区大岗镇便民服务中心,主要覆盖服务辖内31个村居约12万名群众。2024年,共组织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16场次,接待选民群众72人次,线上线下收集群众反映问题共107条,均在规定期限内办结。推进欣荣路升级改造、优化潭山中学门前59路公交线路方便学生和家长出行等,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榕树头下议村事、公园议事亭里议民生。以“中心联络站+”工作模式,组织选民群众、村居“两委”成员与人大代表“面对面”交流。为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在便民服务中心正门、办事窗口等醒目位置广而告之联络站二维码,擦亮“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品牌。

  09增城区荔湖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

  推动建立就业驿站和粤菜师傅实训基地

  增城区荔湖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位于增城区荔湖街道荔湖大道97号荔湖街道办事处2号楼,覆盖服务辖内10个村居约8.4万名群众。2024年,共组织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28场,线上线下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24条,已办结117条,推动解决荔湖街周边6万居民子女就近入学需求,建立就业驿站和粤菜师傅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帮助辖区约1300名群众实现就业等。

  中心联络站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感知点,贯通各村居联络站点,依托联络站二维码、民情联络员会议、群众接待日等线上线下渠道,定期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各村居、企业、学校开展活动,创新探索大讲堂、代表摆摊、研学感知等形式,密切代表与群众联系。

  10从化区城郊街道河滨北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  

  “日间+夜间”接待市集摆摊架起“连心桥”

  从化区城郊街道河滨北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位于从化区城郊街向阳大道和兴从路城乡交汇处,主要覆盖服务辖内11个村居约5万名群众。2024年,共组织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13次,接待选民群众128人次,线上线下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03条,均在规定期限内办结完毕,如推动建成便民公厕1座、智能充电桩120组,改造3000多平方米的闲置地建成两个停车场等。

  大力宣传推广联络站二维码,落实民情联络员工作机制,通过“日间+夜间”“固定+流动”双轨机制,以及代表市集摆摊、企业专场接待等形式,架起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在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感知点过程中,注重将传统文化与民主实践深度融合,如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举办“代表群众齐参与”主题实践活动。

  10(并列)南沙区南沙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

  依托“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全覆盖收集社情民意

  南沙区南沙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位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首层,主要覆盖服务6个村居约4.6万居民,享有独特的优势。借助“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平台优势和机制特色,联络站系统地推进了基层代表联络、立法征询、民意反馈等工作的有机融合。

  2024年,联络站共组织了14次代表接待日活动,接待和走访了100多位选民群众,线上线下收集了61条群众意见建议,推动解决了社区育儿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惠及了240多个家庭。还助力18个商圈、小区点位的充电桩安装,累计新增了1835个充电口和1795个充电停车位供周边群众使用。

  联络站创新性地开展“走出去”接待,组建了一支约百人的民情联络员队伍,构建了一个“线上+线下”全面覆盖的社情民意收集和反馈网络。

  往期回顾:【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时|报纸专栏52】从“纸面”到“地面” 让“建议”变“满意”——广州市各级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十大优秀案例发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