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时 > 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时 | 广播专栏

【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时 | 广播专栏⑨】助推发展普惠托育,把优质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

时间:2023-06-21 来源:广州新闻资讯广播 字体:

  随着“二孩”“三孩”政策相继落地,关于生娃、养娃的话题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孩子2岁之后就想送到幼儿园,但是幼儿园满3岁才能入读”“托育中心收费贵、质量不高”……诸多问题成为当下父母的困扰。

  作为鼓励生育的一项重要配套政策,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发展备受关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群众反映的托育难题引起了杨斌等多位广州市人大代表的关注。他们通过积极走访、深入调研,提出关于大力发展3岁以下幼儿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的多项建议。

  本期节目,我们一起听听,人大代表如何精准发力,为解决家长的烦心事、助力广州托育服务发展推波助浪。

助推发展普惠托育,把优质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

点击音频|助推发展普惠托育 把优质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

  “小孩没人带”?托育问题亟待解决

  0至3岁婴幼儿是社会上“最柔软的群体”。然而,对很多家庭,尤其是双职工家庭来说,“生了娃谁来带”是一道现实难题。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有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存在强烈的入托需求,社区就近托育服务的市场需求十分旺盛。

  “比较看重的肯定首先是距离,一定要是离家门口或者比较近的一个亲子园。第二个肯定是他的师资是不是规范,设施场所是不是安全。其实我们都是有考察过的,像有一些亲子园可能就在马路边,或者有一些办学规模只有三三丁丁的几个老师,或者说有一些都没有去到政府去备案。”“85后”二孩妈妈许女士说道出了大部分家长的心声——除了价格之外,托育机构的安全规范问题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群众反映的关于生娃、养娃遇到的问题,在市人大代表接待群众活动中,引起了资深教育工作者、广州市人大代表杨斌的特别关注。在番禺区桥南街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牵头下,他和孔繁华、田长恩、李方方、林劲、周瑞章等几位人大代积极开展调研。他们发现,“养育成本高导致经济压力大”、“孩子没人带”是困扰很多年轻夫妇的难题,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3岁以下婴幼儿的托育问题。

  破解托育难题,人大代表助力“幼有所育”

  为有效解决“带娃难”问题,杨斌和孔繁华、田长恩、李方方、林劲、周瑞章等几位人大代以接访、走访、视察、座谈等形式,围绕辖区内所有的公办、民办幼儿园情况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并在市人代会上联名提出了《关于推动建立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的建议》。

位于番禺的牛油果童园是该区首家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点。

  代表们提出通过规划建设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统筹规划托育学位建设、鼓励社会力量为本单位职工的子女提供托育服务、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实施托育一体化等方式,同时明确普惠标准,完善土地、住房、财政等支持政策,推动普惠性托育体系的建立,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以有效减轻家庭的养育负担等内容。

杨斌和孔繁华、田长恩、李方方、林劲、周瑞章等几位人大代进行调研

  该《建议》很快得到了卫健、教育等承办部门的大力支持,推动了《广州市推进普惠托育试点工作方案》等措施的落地,以及广州首个社区普惠托育项目——人才教育工作集团儿童成长中心和广州首个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公益项目试点——向日葵亲子小屋的落地建成。

  根据《广州市推进普惠托育试点工作方案》,全市11个区共遴选确定33家普惠托育试点机构,提供普惠托位1473个,市级财政共安排165万元用于试点机构奖补,探索社区提供普惠托育发展新模式。

  打造普惠托育示范项目,优质资源送到“家门口”

  在各部门和人大代表的努力下,2022年5月,广州首个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公益项目试点——位于广州黄埔区文冲新村社区的向日葵亲子小屋建成启用。

  向日葵亲子小屋占地面积约190平方米,每天下午3时到5时开放。一到开门点,不少家长便带着孩子来到小屋,或是上亲子课堂、做手工,或是听故事、看绘本、玩游戏,其乐融融。

  据了解,向日葵亲子小屋由承办街道提供场所,省、市计划生育协会和街道出资建设,社工负责日常运营,定期开展线下服务活动、搭建线上宣传教育平台以及开展亲子早期教育课程。黄埔区文冲街文冲新村居委会主任陆玉金说,这样的“家门口托育”不仅服务有需求的家长和孩子,同时也为社区打造更好的儿童教育环境。

  今年,广州市入选首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建立起由分管市领导牵头、18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全市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合力解决场地、资金、服务规范等问题。市人大代表杨斌希望,能够有更多像向日葵亲子小屋这样的平台,能够惠及群众。

  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时

  人大代表的积极履职,大力推动了广州3岁以下婴幼儿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高效开局。目前,广州市托育机构数量和托位数都位居全省前列。根据广州市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底,全市登记注册且实际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共1083家,可提供的托位数为6.03万个,每千常住人口拥有3.58个面向3岁以下婴幼儿的托位,到2025年,有望达到5.8,高于国家和省分别要求的4.5个和5.5个。

  在破解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难题,助力 “幼有所育”的实践中,人大代表坚持为群众代言,使群众受益、让群众满意,全过程、全方位参与推动建立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把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成效,体现在为民、便民、利民上。

  往期回顾:【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时 | 广播专栏⑨】助推发展普惠托育,把优质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