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新闻

建设活力全球城市,广州“新”从何来

日期:2022-01-26 来源:南方日报

  新风扑面而来。1月25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一份带着新思路的政府工作报告,让人看到了广州的新目标,憧憬着广州的新气象。

  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和持续不断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超大城市、枢纽城市,广州的收获来之不易:2021年,广州全市生产总值2.82万亿元,增速8.1%。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大背景下,这份“成绩单”无疑为全国经济发展提振了信心。

  一份政府工作报告,是阶段总结,更是未来展望。在新一届市政府依法履职开局之年,发展是何种趋势,未来将如何作为,吸引着全市的关注。

  从站位到思路,再到举措。如果说未来五年,是广州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立柱架梁、夯基垒台的阶段。那么,这份政府工作报告就是步步为营、年年有成的行动书,推动广州打开新格局、迈上新赛道、转变新思维,积小胜为大胜,致广大而尽精微。

  南方日报记者 周甫琦

  新格局

  稳、实、进

  “稳”,是2022年的主基调。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广州置于全国企稳求进的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专门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要求“抓好经济运行调节”,充分体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要求。

  在这样的基调下,广州把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速目标确定为5.5%,自然也是迈上2.8万亿元新台阶后稳增长的考虑。从另一方面来看,5.5%的增速是“跳一跳能够够到”的目标,对一座国家中心城市和经济大市而言,需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让车跑起来”。而比照那些标杆性的全球顶尖城市,广州经济的规模、分量,都还有进的空间。

  展望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共布局了9项重点工作。前瞻的产业布局、重点的平台打造、灵活的机制措施,最终目的都指向一个“实”字。

  首要的便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布局关乎经济发展质量,2021年,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让人刮目,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30%。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是广州的实力所在,也将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后劲。

  未来,广州将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实施重点产业链“1+X”“链长制”,发挥链主企业龙头作用,强化补链延链强链,推动形成更多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不仅将推进传统优势制造业转型升级,还将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

  高水平平台引领高质量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南沙放在了单独章节,提出以南沙为主阵地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落实南沙“一把手工程”,推进南沙高水平开发开放,建设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合作战略平台。

  这里将扛起未来广州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责任,高标准规划建设南沙枢纽。支持南沙争取规则对接先行试点,实行更大程度压力测试,在贸易、金融、物流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积极争取国家层面出台支持南沙与港澳全面合作实施方案,深入推进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等。

  “稳”是基调,但“稳”并不等于固守。在发展的过程中,进取最为“稳阵”。

  为此,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打开了新的格局,擘画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蓝图: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建设再上新水平,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持续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不断彰显,省会城市服务保障全省发展大局能力进一步提升,国际大都市建设扎实推进,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取得重大成就。

  新赛道

  数字化、国际化、绿色化

  稳中求进,一手是稳,一手是进,既着重基本盘,又强调新动能。广州的新动能从何而来,广州城市发展又走向何处?

  上个月,广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聚焦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高水平治理、创造高品质生活,为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提供重要支撑。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同样提到,全面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转型。

  迈上数字化的新赛道,“数字赋能”将渗透进城市各领域。报告既强化数字经济发展与传统产业升级相结合,又注重虚实结合的数字孪生城市建设。

  一方面,引育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头部企业,打造一批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链群;引导企业集群式“登云上平台”,打造100家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将促进城市全要素数字化转型,实现效率与公平更加统一的新的经济形态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实施“新城建”试点;建设智慧城市数据中台,打造城市级数据中心;增强“穗智管”中枢功能,完善人、企、地、物、政五张全景图,开展数据赋能基层治理试点……将提升城市治理能力,让城市更高效、更便捷、更安全,人民更满意、更幸福。

  国际化是广州的基因。连续七年,广州跨境电商进口额全国第一。这是广州由“千年商都”向现代商都加速跃升的生动体现,也是广州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国际化的缩影。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诸如推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提升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能级等,也将让广州进一步抢占主动权,能够同时在推进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绿色化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触发知识创新等新经济的重要触媒。

  作为一座超大城市,广州将推进规划建设管理现代化,以高水平保护、高标准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也正是着眼于此,政府工作报告专门点出,要“扩展绿色生态空间”“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面向未来,对广州而言,投身新赛道的转型并不仅是抓住时代经济发展风口那么简单,而是城市的系统性再造、整体性革新,是城市在未来能否掌握发展主动的关键,也是不可或缺的魅力之源。

  新思维

  把握好三组关系

  格局之变、赛道之变背后,更有观念之变、思维之变。政府工作报告为广州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进行科学谋划。

  有三组关系意味深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正确把握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老城市”和“新活力”的关系、全面和重点的关系,这也为广州三大重点工作提供了方法论。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着眼的是长期目标,而长周期的起点正是当下。政府工作报告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提出大力推进南沙自贸片区建设,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新高地。同时,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建设,更好服务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快制度机制“软联通”、基础设施“硬联通”、科技创新“智联通”、产业协同“链联通”、交往交融“心联通”。

  老城市新活力着眼的是守正创新,而老与新则有着内在联系。政府工作报告深刻领悟“老城市”与“新活力”的内在逻辑和辩证关系,提出赓续广州城市文脉,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同时,又为实现“四个出新出彩”谋篇布局,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筑牢底盘。

  实现高质量发展着眼的是统筹协调,正是为了激发“总的合力”。政府工作报告在认识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要求基础上,推动四个方面的政策措施统筹协调、系统耦合,在目标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施成效上相得益彰,牵引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实现出新出彩。

  “这三个方面关系反映了三个特点。”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谢宝剑表示,这关系着广州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人民期望,关系着广州的战略地位与历史发展方位的重大问题,关系着广州能否充分挖掘自身独特的历史魅力和彰显城市特色。

  还有四项任务厚重如山。政府工作报告以饱含殷切期望的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为指导思路,给出了四个方面18项具体任务的明确施工图,要求做到苦干实干、砥砺前行。

  华南理工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张振刚认为,这三个关系和四个方面外表内里、实为一体,是广州面对新机遇、把握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开展新实践、取得新成绩,焕发城市新活力的全新思路和重要途径,打开了建设国际大都市和活力全球城市的宏伟蓝图。

  迈向下个五年,广州的谋篇布局,正是对不少已成习惯的思路和做法进行大调整,顺时应势跳出传统观念、打破固化思维,构筑起新的优势,方能在变局中掌握主动。

  ■关注

  直面六大问题

  把握三个关系

  ●六大矛盾和问题

  一是支撑广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不足,创新型头部企业和领军人才不多,新产业新业态等新的增长点不够凸显,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与城市能级不相匹配。

  二是开放层次和水平尚需提升,自贸试验片区创新引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对全市深化改革开放的托举作用有待彰显,营商环境与国际一流标准还有差距。

  三是城乡区域发展仍不平衡,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品质化水平有待提升,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承压明显,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分布不均,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存在薄弱环节。

  四是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还很重,园林绿化管理制度不完善,污染防治成果仍需巩固拓展。

  五是经济民生社会等领域积累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城市本质安全水平不够高,统筹发展和安全任务艰巨。

  六是少数干部政绩观存在偏差,能力素质视野与新时代新要求不相适应,工作不接地气、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乱作为仍然存在。上述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三个关系

  一是正确把握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稳扎稳打、循序渐进,让大湾区规划为广州描绘的蓝图一步一步成为现实。

  二是正确把握处理好“老城市”和“新活力”的关系,赓续血脉、守正创新,让老城市的厚重底蕴在新时代绽放新活力。

  三是正确把握处理好全面和重点的关系,以“四个出新出彩”的重点突破牵引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