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项“广州法院经验”向全国推广
广州法院报告:五年来全市法院受理案件277.2万件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代理院长杨正根
“五年来,我们始终牢记‘法院’前面的‘人民’二字,坚持人民法官为人民,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千方百计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数据
五年来,全市法院受理案件277.2万件、办结267.2万件,均较上个五年翻一番以上;法官年人均结案从325件增至590件,2021年法官人均结案数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的案件占全省半数,99.5%的案件经过一审、二审后服判息诉,审判质效保持全省最前列。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瑞琪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
审判“梅姨”案主犯、“毒保姆”案、“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走私象牙案”“私自爬树摘杨梅坠亡案”“女子被刷脸贷款案”……过去五年,广州法院办理一个个有重大影响力的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昨日下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代理院长杨正根在广州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通过关键词梳理,可以感受到广州法院办案质效大幅跃升,推动司法的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持续提升。
杨正根表示,2022年,聚焦推动城市全面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转型,广州法院将在加强产权司法保护、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科技创新法治环境、维护生态公共利益和人民环境权益、提升国际区际司法公信力等方面有更高站位、更大作为。
关键词:平安广州
依法惩治犯罪、保护人民,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州,五年来,广州法院交上一份亮眼“成绩单”。
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报告表示,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0.3万件,判处罪犯13.3万人。从严惩处暴力犯罪,审结杀人、伤害、抢劫、绑架、爆炸等案件8890件,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总体呈下降趋势。保持对毒品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审结涉毒犯罪案件1.1万件,对罪行极其严重的“毒枭”、职业毒贩等依法判处死刑。从重从快打击涉疫情犯罪,审结隐瞒旅居史妨害防控秩序、走私疫区冻品等案件507件。协同深化反腐败斗争,判处贪污、贿赂犯罪罪犯1589人,其中原省部级3人、原厅局级56人;配合反腐败国际追逃,审结外逃腐败分子回国受审案件11件12人。
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方面,圆满完成三年专项斗争审判执行任务和常态化斗争建章立制任务,审结的案件总数、涉黑团伙案件数均居全省首位。从严惩处沦为保护伞的原公职人员30人,坚决斩断“官黑勾结”利益链条。强化铁案意识,对67件案件指控的涉黑涉恶性质依法不予认定。
守护最让人牵挂的“一老一小”,对拐卖9名儿童的“梅姨案”主犯张维平依法判处死刑,对杀害被看护老人的“毒保姆”陈宇萍依法执行死刑,绝不姑息侵害弱势群体、突破人伦底线的犯罪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指出,坚持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对存在定罪证据不足等情形的60名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坚决防范冤假错案。坚持宽严相济,5.7万件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结,对3.2万名轻微犯罪被告人适用非监禁刑,对592人免予刑事处罚。
关键词:法治环境
贯彻新发展理念,五年来,广州法院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广州法院妥善化解因疫情引发的“履约难”“交租难”等案件3580件,对1349件案件“活封活扣”,千方百计保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打击预扣利息等变相抬高融资成本行为,在2.6万件借贷案件中依法调整过高利率,缓解市场主体融资压力。
优化营商环境也得益于公平的法治环境。纳入营商环境评价的案件平均办理用时五年间缩短112天,商事纠纷解决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审结合同案件82.4万件,营造有约必守、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审结全国首例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案,被中国证监会誉为“我国资本市场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事件”,入选年度中国法治实施十大事件、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案件。
针对加强对“卡脖子”“高精尖”技术等的司法保护,广州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民事案件22.9万件。大幅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成本,判处惩罚性赔偿金额过去五年年均增幅达103.3%。率先在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中判令从业禁止,发出全国首例“云游戏”侵权诉中禁令,避免权利人“赢了官司、输了市场”。
关键词:民生司法保障
加强民生司法保障,五年来,广州法院守护人民美好生活。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贯彻实施民法典,审结涉住房、就业、医疗、消费等民生案件18.7万件。适用民法典高空抛物致害责任规则审结“民法典实施全国第一案”。审结房地产纠纷案件6.3万件,在“共享单车进小区案”中判定业主有权要求设定禁停区,让老百姓不仅“住有所居”而且“住得宜居”。
让人民生活更有尊严。审结侵犯名誉权、肖像权等人格权案件8538件,判令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198.4万元,加大对网络造谣等新型侵权行为的制裁力度。在“女子被刷脸贷款案”中划定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边界,防止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滥用。
保护绿水青山。以最严厉的责任追究保护生态,在“倾倒25万吨垃圾山案”中判令被告赔偿1.3亿元,入选全国法院环境资源十大案例。保护物种多样性,严惩非法狩猎、盗伐林木等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审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走私象牙案”。
关键词:公平正义
要让公平正义更可触可感,就要提升司法服务品质。广州法院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司法利益,并破解执行难问题,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
广州法院加大诉源治理力度。诉前成功调解案件37.1万件、标的额701.3亿元,分别是上个五年的3.1倍、23.8倍。在优化诉讼参与体验方面,在全国法院率先打通全国人口信息查询通道,有效解决立案时“找不到被告”问题。
让司法走到群众身边,以公正裁判树立价值导向,“私自爬树摘杨梅坠亡案”入选全国法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大民事案例。
为了如期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广州法院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三年攻坚战,广州法院整体通过第三方评估验收,“送必达、执必果”改革经验向全国推广。执结案件98.5万件、执行到位金额1154.7亿元,分别是上个五年的2.9倍、1.8倍。
关键词:改革驱动
过去5年,是广州法院工作机制深刻变革的五年。司法改革与信息化的驱动、牵引作用明显增强,最高人民法院在市中院设立全国首个司法改革与创新研究实践基地,40项“广州法院经验”向全国推广。建成全国首个5G智慧法院及实验室,大湾区唯一互联网法院落户广州。全市法院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成为全国法院重要的首创性、引领性改革策源地。
坚持改革驱动、科技赋能,广州法院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据悉,五年来,审判权责体系不断完善、案件质量不断向好,一审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从4.12%下降到1.98%,信访投诉量下降38.9%。市中院获评全国法院审判管理优秀业务单位,中央政法委推广“四个聚焦”司法制约监督“广州模式”。
打造互联网司法新标杆。广州互联网法院成立以来收、结案和法官人均结案数居全国互联网法院首位。全面实现“网上案件网上审”,首创交互式审理、在线联审等新机制,疫情期间协助大湾区内地城市26家法院部署在线诉讼平台,著作权纠纷全要素审判系统等获得4项国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