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每一次立法都饱含为民情怀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以立良法为己任 书写新时代地方立法新篇章

日期:2022-01-24 来源:广州日报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五年来,面对人民群众关注的“难点”“焦点”,经济社会发展的“堵点”“痛点”,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守初心、担使命,深入践行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啃下了一块块地方立法的“硬骨头”,生动诠释了立法为民、为民立法理念,走出了一条极具广州特色的地方立法之路。

  新起点,新征程。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乘势而上、再接再厉,以制定体现党的意志、反映人民意愿、具有地方特色的良法为己任,奋力书写新时代广州地方立法新篇章。

  启动经济发展新引擎

  省会城市中率先开展数字经济立法

  广州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目标定位,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将制定《广州市科技创新条例》作为立法重点项目。

  在立法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推动作用,在条例中明确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等作为重点支持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领域。

  针对广州科技创新的短板和不足,市人大常委会切实发挥好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在草案的基础上,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分别增设为专章,建立起科技创新全链条全要素制度体系,使广州的科技创新机制得到全面优化升级。

  “近年来,广州市不断加强新兴领域立法。”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负责人介绍,在产业优化升级、构筑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功发力,先后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科技创新条例、临空经济区条例、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等一批新兴领域立法,以良法善治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12月,《广州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审议通过,构建了推动数字经济全要素发展的制度体系,全面启动广州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  广州成为全国首个出台数字经济立法的省会城市,条例为广州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引领型城市、国际一流智慧城市提供了法治保障。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着力破解“业委会成立难”“垃圾围城”

  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有了新内涵,立法就有了新任务。

  “垃圾围城”是困扰城市治理的一道难题。市人大常委会在2017年“主动点题”,将制定《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列入当年立法工作计划。

  条例创新了回收模式、回收制度,加强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置环节的衔接,为解决生活垃圾治理这个大难题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广州经验”。《广州:垃圾分类有“法”了》——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对《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出台作了专题报道。

  业委会“成立难”是不少小区居民普遍反映的问题。2020年10月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广州市物业管理条例》,着力破解这一难题。通过立法设立物业管理委员会制度,打造由镇街政府牵头,居委会、房屋行政主管部门、物业企业以及业主代表广泛参与的物业管理新模式。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检验相关制度的可行性,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的立法工作人员边立法边实践,在居住地小区试行物管委制度,最终成功召开业主大会,选举出业委会和新物业公司,并将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在条例中对物业管理实务中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进行了有力回应。

  据了解,自2021年1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全市新成立物管委51个,新增业委会77个,3463个物业管理小区建立电子投票数据库,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示范区,我们在地方立法中开出了一剂根治‘城市病’的良药,着力提升城市治理的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负责人表示,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了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规定、停车场条例、房屋租赁管理规定、平安建设条例等多件加强城乡建设与管理领域的地方性法规。

  紧扣公众立法需求

  聚焦“幼有所育、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民之所呼,立法所向。2019年广州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74名市人大代表在联名向大会提交了《关于立法促进母乳喂养的议案》,力求破解公共场所哺乳难问题。

  市人大常委会迅速行动,在当年10月就审议通过了全国首部促进母乳喂养的地方性法规——《广州母乳喂养促进条例》。从市人大代表提出法规议案到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条例,只用了九个半月的时间,彰显了立法机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的理念。

  “由一份代表议案自下而上推动立法,体现了市人大常委会开门立法的胸怀。”该议案领衔代表雷建威表示,从代表议案提出到进入法定立法程序仅用时4个多月,他还受邀参与市人大常委会从一审到终审的调研活动,可以说,整个立法过程反映了民情、体现了民意,现在母乳喂养有了更友好的社会环境,随处可见母婴室、爱心妈妈小屋,实现了立法的初衷。

  校园安全牵动着全社会的心。2021年12月,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广州市学校安全管理条例》,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市人大常委会充分采纳学校、家长等各方面意见,为方便家长接送,在条例中要求学校不得拒绝早于校门开放时间到校的学生入校,不得在校门关闭时间后强制学生离校,获得一致好评。

  “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将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地方立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立法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负责人表示,市人大常委会近年来先后出台全国首部社会工作服务条例、母乳喂养促进条例,审议通过慈善促进条例、幼儿园条例、养老服务条例等具有鲜明广州特色的法规,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等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刷新地方立法“广州速度”

  创设市区联动、工作专班等制度机制

  越是强调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质量。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主动适应“时间更紧、节奏更快、任务更重、难度更大、要求更高”的立法工作新常态,提出立法“提质提速”新要求,建立健全全市立法工作会议、网上立法听证、市区立法联动、立法工作专班等多项机制,在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立法效率。

  2020年7月至10月,市人大常委会在短短两个月里制定出台省内首部制止餐饮浪费的地方性法规——《广州市反餐饮浪费条例》,刷新了地方立法的“广州速度”。条例的立法质量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和省人大常委会的高度评价,为全国依法治理餐饮浪费行为提供了“广州样本”。

  为做好《广州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草案的起草工作,市人大常委会组建立法起草团队和立法咨询专家团队两个工作专班。专班先后组织开展了50多场的调研座谈活动,并对立法过程中收到的4300余条意见建议逐一进行研究,合理可行的意见均在条例中得到了采纳。

  “常委会以立法工作专班的工作模式主导立法全过程,有效集中立法资源,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法规起草、协调、调研、论证、修改等工作。”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负责人表示,在协助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广东省中新广州知识城条例》的过程中,也采用了立法工作专班的模式,按期保质地完成了条例草案稿的起草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还在2020年出台了地方立法市区联动工作规定,所有立法项目全部通过区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本区党委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村(居)委会等各方面意见,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立法实地调研,为进一步提高立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据看立法

  广州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90件

  基本覆盖了广州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020年完成房屋租赁管理规定等9件法规的制定工作。

  2021年完成平安建设条例等10件法规的制定工作和宗教事务管理条例等10件法规的修改工作。

  审议通过的法规项目连创近年来新高

  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完成临空经济区条例、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30件法规的制定工作。

  制定新时期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的意见、法规起草提前介入办法等5件规范性文件。

  围绕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组织开展8次法规专项清理。

  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11件法规进行了立法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