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钢用在刀刃上”!广州市人大探索建立预决算“三审”工作机制
2024年1月4日,广州市人大预算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对总预算和部门预算的初步方案,以及有关重点政策领域的财政投入情况进行初步审查。
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财政预算,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近年来,广州市人大探索建立预决算“三审”工作机制,广泛发动人大代表参与预算审查监督,形成从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到决算的全过程闭环监督链条,既助推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目前,预算“三审”已完成了前“两审”。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在即,“三审”也即将迎来最后一个环节,即大会审查阶段。
届时,参加会议的500多名市人大代表,将审查总预算草案,专题审查部门预算草案或重点政策领域财政投入情况。其间,共有300多名市人大代表在审查中提出了400多条意见。政府部门对此进行了逐人逐条回应,最大限度地吸纳代表意见,完善预算草案。
探索建立预算“三审”工作机制
财政的钱花在哪里?怎么花?不仅关乎民生,更关乎民心。
广州市人大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探索建立预算“三审”工作机制,也就是从每年11月到次年初召开的大会闭幕后,为期约三个月的时间里,有序推进“预先审查、初步审查和大会审查”三个环节。其中,预先审查阶段时间最长、组织形式最为丰富。
“预先审查这方面,实质上是发动全体代表共同参与到整个预算监督的全过程、全项目体系的一个监督,全范围的一个监督。”广州市人大代表蔡清伟说。
在预先审查阶段,由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选联工委,组织人大代表深入企业基层一线调研,提前了解预算草案编制的相关情况。
不久前,由市人大预算委员会组织的预算审查小组,就走访了两家民营企业,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并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预算草案编制、专精特新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展开实地调研。
本次调研的企业之一,鹏凯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水处理装备技术研发为核心的企业,2023年7月,公司被认定为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资金奖励上也是力度很大,省、区、市加起来超过了200万元,这对我们来说也能补充我们的科研投入。”鹏凯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国彬说。
2023年,广州共有125家企业获得工信部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新增数量超过前4批认定企业数量总和。2024年是广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通过走访调研,人大代表对新一年的相关预算有了大体的了解。
“我觉得人大代表既然是代表人民,我们就应该知道部门的预算到底是什么样,由什么构成,特别是部门预算的支出是不是合理的,给我们一个理由,让我们知道花了哪些钱,花在哪些上面,这样,我们在审查的时候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去注重它的支出和效益。”广州市人大代表、暨南大学经济学院财税系副教授魏朗表示。
持续加大投入财政资金,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我们是得到了广州市科技局的支持,申请到了一个广州市基础研究项目,这个项目对我们镍基高温超导的发现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中山大学理学院副教授孙华蕾说,她正和团队研究超导材料。
近年来,广州持续加大投入财政资金,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效显著。2023年,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团队,首次发现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是人类目前发现的第二种液氮温区非常规超导材料。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孙华蕾是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超导材料可以应用于医学、能源、交通、通信以及精密测量等多个领域。而这个项目能够实现基础研究领域“从零到一”的突破,离不开人大代表的积极推动。
“支持基础创新对我们长期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和价值的,我发自内心地呼吁,我们广州市要在科研创新方面加大财政的投入。”广州市人大代表钟志强说道。
广州市科技局资源配置与管理处副处长黄文星表示,该局根据多个人大的建议,设立启航、续航、领航三级支持项目,最高层次的是面向国家杰青和优青培养的“领航项目”,每个项目支持30万元。截至目前,已经支持4500多名科研人员留穗发展。
让财政资金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
如何让财政资金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发挥更大的带动效应,人大代表也积极建言献策。不久前,在增城区正果镇岳村,广州市人大预算委员会就组织代表调研农村公路建设情况。
“2021年还是一个水泥的路面,农村雨水多的时候容易打滑,经过升级改造之后的沥青路,对于村民的出行比较安全,也比较方便。”增城区正果镇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木晃说。
路通财通,农村公路升级改造,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基础。为此,市人大代表武戟专门提出了《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升级改造 打造广州千里乡村风景道的建议》,希望政府部门在编制预算时,能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
既要深入基层,更要有全局的把握,点面结合,才能让预算审查更扎实高效。在预先审查阶段,广州市人大还组织人大代表,到市财政局开展专题调研,提前介入了解广州市2023年预算执行和2024年预算草案编制的总体情况。
广州市人大专门召开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解读会和预算预先审查会议,邀请全体市人大代表和政府部门领导参加。其中,预算预先审查会议,由各区人大常委会协助组织,以11个区代表团为单位对政府总预算草案、部门预算草案和重点政策领域财政投入情况进行审查。
在增城代表团的预审会上,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基层联系点负责人刘力良,就新塘牛仔服装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而建立预算基层联系点,则是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于2023年开始的新探索。
“我希望能将我们新塘牛仔产业推向广州市时装产业链这个平台,帮助我们(产业)焕发光彩。”广州市坚纺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增城区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会长陈燕波说。
通过预审会,政府部门不仅可以面对面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建议,也可以就预算的制定作前期的沟通。
“新塘的牛仔服装节目前已经纳入广州时尚发布重点活动的清单,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关注这些重点活动,对清单内的重点活动给予大力支持,在全社会形成合力,推动广州的时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消费品工业处处长姚朝娟说。
让代表“看得懂”“审得透”
预算资料数据庞大,为了让代表“看得懂”“审得透”,广州市人大还引导代表用好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和预算审查一览表,推动预算审查由预算数据审查向实物工作量审查转变,降低审查的专业门槛。
“利用大数据的技术,把预算编制的各个口的信息以及相关数据做了预先的统计,更全面、更有效、更有逻辑、更有体系地展现在每名代表面前。”广州市人大代表蔡清伟表示。
“我们注重发挥人大代表作为预算审查主体的作用,每年参加预先审查的代表数量都超过代表总数的60%,总的来说,我们就是把预算‘三审’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广州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副主任黄美银说,通过预算“三审”,既提高了代表的履职能力,也提高了预算审查的含金量;更重要的是,通过“三审”,大大提高了政府预算编制的质量,更好发挥财政资金促发展、惠民生的作用。
广州市人大预算“三审”工作机制,推动广州市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国地方政府财政透明度评价排行榜上一直名列前茅,为广州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政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