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

【代表建议】市人大代表郭晓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5-02-20 来源:央视网

  “新质生产力作为传统生产力的质态跃迁,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制造业立市”已成为广州高质量发展引擎,如何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广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期间,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海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晓欣围绕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人才支撑三个角度,带来《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海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晓欣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海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晓欣

  技术创新能力是制造业企业改进工艺、提升效率和提升品质的有力支撑。聚焦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所需的政策、资金和环境支持,郭晓欣建议,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制定出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更大力度补助企业研发投入的政策举措;开展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梯度培育行动,鼓励龙头领军企业牵头或参与重大科技项目,支持中小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技成果跟踪对接、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转化联合支持和科技评价激励等机制,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和产业化。

  郭晓欣认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是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传统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他建议,建立制造业企业政策库,加强政策宣导力度。同时,由相关部门牵头或者各部门成立专门平台,主动为企业对接市场、技术、人才、资本、政策资源,消除企业重重顾虑,让企业可以省心高效地全面转型升级。此外,更大力度推行以产业链供应链整体数字化转型为特征的“链式改造”,支持链主企业带领他们的上下游客户、供应商,带动产业链协同改造升级,实现整个链条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率。

  人才是推动创新与技术升级的重要力量。在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方面,郭晓欣建议,要完善高校理工科专业调整机制,瞄准科技变革和产业升级,持续推进新工科建设,着力培养能够适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创新人才。同时,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推行双线培育模式,面向制造业企业需求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为制造业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专业技术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