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大会进行时】3万多次接待 4万多条意见——广州市人大代表工作做实了

日期:2025-02-20 来源:广州日报

  翻开广州市人大常委会过去一年来的代表工作成绩单,跃然眼前的是一份坚守初心、奋楫争先、实干担当的履职答卷——

  代表进站接待选民群众3.88万人次,收集意见建议4.32万条,各级人大代表以各种形式对“一府一委两院” 提出代表建议8841件……

  2024年,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实施代表履职登记积分制,进一步激发代表履职热情。从镇街村社到街头巷尾,代表履职的身影随处可见,你追我赶的履职氛围更加浓厚。

  密切常委会同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人大工作活力之源,是代表履职尽责之基。

  一年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将代表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创新代表工作方式方法,积极搭建履职平台,服务和保障人大代表更好依法履职,以高质量代表工作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广州实践再上新台阶,为广州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更触手可及

  一张张标有“广州市荔湾区桥中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二维码张贴在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区域的显眼位置,吸引了居民扫码参与。

  “简单一扫,即可直通人大代表。没想到这么直接,问题也解决得很快。”谈及此二维码,居民们都赞不绝口。不久前,市民梁阿姨通过扫码反映了小区门口路面渗水情况,问题在一天内得到解决。

  如今,通过扫描联络站二维码,群众找代表更方便,代表听民意也更便捷,小小二维码发挥着服务民生的大作用。

  随着群众使用二维码的频率越来越高,反映事项的数量越来越多,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出台了《广州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代表接待群众活动工作指引》《广州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处理群众扫码反映问题工作指引》等文件,以制度规范确保工作成效。全年收到群众扫码反映事项2.3万余件,同比增长668%,均按程序办理。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工作品牌入选广州市第二届“最具获得感”十大改革案例,并在全省人大系统推广。

  同时充分抓好代表联络站这一代表联系群众的“民意窗”“连心桥”,2024年代表共进站接待选民群众3.88万人次,收集意见建议4.32万条,每周通过“广州人大”微信公众号发布市人大代表接待选民群众安排信息。

  拓宽社情民意收集“神经末梢”。建立民情联络员制度,组织和引导每名市人大代表固定联系6名以上民情联络员,目前市人大代表与5322名民情联络员建立点对点联系并组建“联络员微信群”。

  创办《民情月报》,重点汇集群众集中关注、呼声较高的身边事,以月报的形式报送市委、市政府。依托“广州人大i履职”小程序“社情民意专报”模块,收集代表了解到的全局性重大问题、民生重要问题以及新的情况和建议等四类问题。

  “履职积分制”晒出成绩单

  广州市人大代表林泰松的履职积分名列前茅。履职高分的背后,是他忙碌并充实的履职日程。

  在人大代表进社区接待选民活动中,有选民反映天河区第三实验幼儿园附近一侧有堵危墙,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林泰松立即开展调研、沟通协调,很快相关部门拆除危墙并修缮完毕,彻底解决了安全隐患。

  “不仅详细记录了我们的履职过程,更客观评价了履职成效,履职更有动力!”林泰松由衷为人大代表履职积分制点赞。

  为激发人大代表履职尽职的活力和动力,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代表履职管理“积分制”及通报机制。坚持压责任、促履职,对代表履职进行项目化积分化管理,年度积分情况作为原选举单位监督代表履职情况的重要依据和代表报告履职情况的必报内容。履职积分制实施以来,每位代表的履职记录、履职得分等情况得以全面展示。

  每季度书面通报代表履职情况,组织履职“好、中、差”的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同台“晾晒”履职成绩,让履职积极的代表有自豪感、让履职不积极的代表有压力感。

  抓实代表履职培训,继续办好“羊城代表学堂”,举办代表履职能力培训班。连续两年举办市人大代表十大履职优秀案例、市十大优秀代表联络站、市各级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十大优秀案例发布会,立标杆、树榜样。

  积极选树先进典型参加省人大组织的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番禺区人大常委会沙头街道工委探索建立“逢四议事”机制,获评第七届全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疏通道路“血管”,化解群众心结》等三个案例获评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职优秀案例。

  围绕推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与“百千万工程”,开展“人大代表林”植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电动自行车非法加装改装和电池安全隐患整治等群众关注度高的专题活动,做到“集中一个月、履职贯全年”。全市各级人大共建设人大代表林102个、种植苗木36727株;组织开展专题调研795次、视察386次、执法检查457场,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4万个。

  “代表随手拍”有了督办机制

  海珠区同福中路是连接解放大桥和宝岗大道的重要交通动脉,南侧牛奶厂街的居民需要穿行同福中路去对面买菜。

  2024年10月,市人大代表徐永海路过时发现,同福中路和前进街路口没有斑马线,人车混行,居民们过马路十分危险。他马上拿出手机,通过“广州人大i履职”小程序“代表随手拍”,以文图形式及时反映了这个问题。很快,工单转到了政府职能部门。经现场调研,市交警支队海珠大队协同海珠区住建局在此处划设了斑马线。

  “居民们的安全无小事,人大代表将积极依法履职,持续关注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让‘买菜路’成为‘放心路’。”徐永海表示。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继续鼓励和引导代表主动关注并积极反映自己及身边群众的急难愁盼,加强与广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常态化联系,要求承办单位在办理过程中主动联系代表、注明联系方式、上传办结图片,切实提升代表使用“代表随手拍”的体验感。

  随着“代表随手拍”反映事项办理工作规定的出台,明确“代表随手拍”反映事项是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提出建议的一种形式,大大提升了“代表随手拍”反映事项的“分量”,承办部门对事项办理更加重视,代表使用“代表随手拍”的劲头也更足。

  2024年,有426位广州市人大代表通过“代表随手拍”反映事项4009件,同比增长256%。通过提前督办、重点督办、联合督办等方式,推动一大批民生微实事得到快速解决。2024年,“代表随手拍”也在全省人大系统推广。

  “民主感知点”让民主看得见

  2025年1月1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在天河区冼村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举行。在人大代表的带领下,冼村小学的师生们参观了联络站的各个功能区域,详细了解联络站作为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收集民意、反映民声的重要平台所发挥的作用。

  这是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依托优秀代表联络站高标准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感知点的一个活动缩影。通过感知点,以一个个生动场景和鲜活案例,向社会特别是学生群体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增城区派潭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组织7700多名学生开展“研学感知”之旅;黄埔区大沙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运用“七步工作法”,推动连片居民楼成功加装电梯,让群众从身边事感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机活力;从化区河滨北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发挥“枫桥式”基层治理服务功能,推动矛盾纠纷化解,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民主就在身边;天河区石牌街道穗园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着力提升“一老一小一心”微幸福,较好实现了静态基层单元功能与服务的蝶变。全国、省人大官网对上述做法进行宣传报道。

  如今,一些全过程人民民主感知点已成为初任干部法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中小学思政课的“第二课堂”、周边群众的热门“打卡点”。

  一次次为民发声言真意切,一句句真知灼见掷地有声。

  过去一年,人大代表用实际行动,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让百姓生活得更舒心、更美好、更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