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广州两会|2024年广州人大交办代表建议4822件
2月21日下午,广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衍诗作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王衍诗作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摄影 朱桦
报告总结了广州人大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全年审议法规案18件,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方式开展监督68项,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39件,依法作出决议决定17项,依法任免国家工作人员195人次,交办代表建议4822件,以担当、实干、创新推动新时代广州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报告指出,过去一年,立法质量进一步提升,多部法规在全国引起反响。一年来,广州市人大制定的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敢于对社会敏感问题动刀子,对非法改装、超速行驶、擅闯红灯、违规停放充电、外卖骑手管理等突出问题作出刚性规定;制定的全国首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就中小学生手机管理、预防校园欺凌、解决心理问题学生诊治难等作出规定,在全国率先回答了学生心理问题“怎么预防”“怎么发现”“怎么诊治”和健康促进工作“怎么保障”等焦点难点问题,教育部领导批示将其作为可复制经验向全国推广;制定的绣花式城市治理规定,把城市治理工作落细为计划年度化、任务清单化、落实责任化、监督制度化、奖惩公开化。
此外,报告提到市人大加快新兴领域立法,为广州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打开法律空间,制定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条例,对产业发展、道路测试、全域开放、商业运营、交通规则及事故责任认定等作出原创性规定,为广州在智能网联汽车赛道上跑在前列提供有力法治支撑。
报告指出,一年来,履职积极性普遍提高,人大代表作用更加凸显。你追我赶的履职氛围日渐浓厚。擦亮“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和“代表随手拍”品牌,因地制宜推广代表联络站二维码,制定联络站接待群众和群众扫码反映问题指引,全年各级人大代表共进站接待选民群众3.88万人次,线上线下共收集群众意见4.32万条。建立民情联络员制度,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感知点,持续提高建议办理质量,充分发挥标杆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抓好常委会机关建设,讲好广州人大故事。常委会按照“四个机关”的要求,切实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努力打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大机关,并持续办好《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时》专栏,讲好广州人大故事、人大代表故事、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打造展示中国式民主的广州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