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东南西北中,广州向前冲|深读两会

日期:2025-02-22 来源:南方+

  超大城市,大在面积,也大在平台。

  今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把重大平台建设放在2025年工作安排首章,提出要发力做强南沙重要增长极,增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优化重大发展平台开发建设,打造更多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

  放眼望去,广州正把东部中心打造成为担当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的“新广州”,把南沙打造成为最中国、最岭南、最现代、最国际的“未来广州”,把北部增长极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城市老中轴、新中轴、活力创新轴融合互动,推动实现老城区“历史文化核”、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南沙“未来发展核”联动发展。

  重大平台承托起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803平方公里的南沙、896平方公里的东部中心、686平方公里的北部增长极等重大平台是未来广州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引擎,虽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但治大城也如烹小鲜,现在就要做配方、修锅灶,甚至加温加热,才能得到一份“美味佳肴”。

  这桌“菜”,怎么做?或许能从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的表态里寻找到答案。

7月8日,广州雨后早晨,珠江两岸特别清新通透。阿基 摄

  做强南沙重要增长极

  广州已连续两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单独将南沙设置为年度工作任务首节内容,凸显出对南沙开发开放的重视。

  去年,广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南沙开发开放取得新突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则强调“做强南沙重要增长极。”

  从“取得新突破”到“重要增长极”,意味着广州需要南沙承担起更多重任,要让更多“南沙所能”支持“广州所需”。

  今年之于南沙,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2025年是《南沙方案》第一阶段目标中考之年、南沙自贸片区建设十周年、建区二十周年“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非常之年当有非常之举、成非常之事。

  “这既是厚爱、更是厚望,南沙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刘炜表示今年南沙将交出一份高质量、有成色、无遗憾的优异答卷:锚定实现中考目标,在释放《南沙方案》综合效应上交出优异答卷;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上交出优异答卷;系统推进“五港联动”,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交出优异答卷;聚焦深度融合发展,在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上交出优异答卷;加快建设未来之城,在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上交出优异答卷。

  最为关键的是,南沙的开发开放,将成为广州突围的一个重要“破题之道”。在大湾区“一点两地”新定位下,广州将以南沙为重要支点,做好湾区大文章,成为“湾区的广州”乃至“世界的广州”。

  东部中心升为省级发展平台

  东部中心横跨广州黄埔、增城两区,总体规划将打造成开放高效绿色的门户之城、挺起产业脊梁的创智之城、青春活力共享的山水之城。

  近年来,东部中心在省市战略中的地位逐步提升,显示度不断提高。从去年的“成形起势”到今年的“升为省级”,东部中心下一步发展动向更加清晰:以省级发展平台对标对表,在全省发展大局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作为广州经济大区,黄埔区锚定把“三城一岛”打造成为东部中心乃至广州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南方+ 吴雨伦 拍摄

  “我们将大力开展产业发展攻坚,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勇挑大梁。”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埔区委书记陈杰表示,该区围绕量子科技、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培育一批100亿级、500亿级产业后备军;精准开展链式招商、靶向招商,全年引进优质产业项目400个,奋力打造3到5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深入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全力支持超1000家企业持续技改、数改、绿改。

  对于东部中心,今年报告还重点提到,加快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建设,提升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

  2024年东部公铁联运枢纽获批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快递业务总量稳居全国第二。广州市人大代表、增城区委书记赵国生表示,将拿出非常之举、下足非常之力,推动东部中心、增城开发区、公铁联运枢纽等发展平台提级赋能。接下来,增城将集聚更多供应链管理、保税物流、跨境电商产业链企业,打造“枢纽+通道+网络”国家物流枢纽示范区。

  北部增长极成形起势

  过去一年,广州北部增长极上升为省市重大战略,花都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塑新极、向空而强”其时已至。

  按照规划,广州将把北部增长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开放枢纽,力争2035年占全市GDP比重达20%左右,成为支撑广州建设大都市圈、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支点。

  今年报告为推动北部增长极建设成形起势谋划了具体目标和行动:打造花都国际时尚智港、白云港产城融合发展区,提升临空经济示范区、大湾区“绿能谷”等功能性平台承载力,打造国际开放新平台。

花都区中轴线上崛起高楼大厦,汇集科创金融、文化教育、政务服务等设施。陈炜逸 摄

  花都是广州北部增长极的主战场,使命重大、责任在肩。广州市人大代表、花都区委书记邢翔表示,一方面谋深谋实“南方枢纽”重大战略平台。积极推动南方枢纽与“黄金内湾”等省级战略规划相衔接、列入国家“十五五”发展规划等重要政策文件,争取早日上升为省级和国家重大战略平台。

  另一方面,做大做强花都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功能平台。深化国家级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探索“管委会+市场化公司”管理运行模式和“限地价+竞技术”供地出让方式,力争全年新招引百亿级项目2个以上、十亿级项目20个以上、亿级项目100个以上。

  白云则将多措并举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区,广州市人大代表,白云区委副书记、区长潘志军说,将探索“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促港”发展新路径,强化“枢纽+”产业培育,大力推进53.5平方公里的枢纽经济集聚区建设。

  全市范围多点开花、全面布局

  无论是南沙,还是东部中心,亦是北部增长极,三地都有国家级平台支撑高质量发展。

  为此,报告针对性提出推进番禺升级建设国家级经开区、 天河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加快建设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荔湾省级产业园区、从化绿色发展示范区等。这也是广州在全市范围内多点开花、全面布局,发掘各类平台经济,充分释放发展潜力的题中之意和应有之举。

  正如报告所说,推动平台开发建设,目的是打造更多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可以看到,广州11区都有平台在列,不仅包括已经较为成熟的平台,且不少是这两年新提出且具备潜力的。

  这些平台的建设,和广州面向2049“两洋南拓、两江东进、老城提质、极点示范”的16字空间发展方针一脉相承。

  “我们将以推动市区两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为抓手,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引导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九三学社广州市委会副主委、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海洋局)局长邓毛颖表示,将优化南沙重点地区规划设计,以及狮子洋增长极、白鹅潭地标区域等重点平台规划,继续推动东部中心、北部增长极、活力创新轴、新中轴线南段、环白云山高质量发展带等规划实施;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深化“黄金内湾”、都市圈等规划,推进实施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规划,强化湾区核心引擎功能。

  平台建设尤其是重大的新平台建设,绝非一日之功,目前正是打基础、筑根基的黄金期,要保持战略定力,以蓄势蓄能实现出新出彩。

  期待东南西北中,引领广州向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