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场“代表通道”上 6位代表话民生谋发展 做好产业人才发展“大文章”
昨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四场“代表通道”举行。来自不同领域的6位代表结合各自履职实际,聚焦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医疗卫生、文旅发展等热点话题,“面对面”回答记者提问。
市人大代表刘绍平:
发展好花卉产业 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广州人爱花,无花不成年。“我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从小也爱花,所以我大学读的就是园艺技术专业。10年前,我发现老家的农田很多被荒废,农民们辛苦劳作却收获甚微,于是踏上了回家创业的征途。”市人大代表、广州迎峰连心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绍平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尝试种植小盆栽,通过电商直播平台直销,成功将黎家塘村的花卉推向市场,解决了花卉产品销售难题,让农户产值翻两番,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如今,花卉成为村民致富的一把“金钥匙”。
刘绍平建议,加强科技创新,提升花卉品质。建议加大科研投入,培育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提高花卉的品质。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结合本土特色,形成独具一格的花卉种植模式。
他还提出,打造产业链条,拓展市场空间。构建完整的花卉产业链,实现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集育、种、卖、养于一体。注重品牌建设,树立行业标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一批知名花卉品牌。
市人大代表罗碧君:
全社会应携手为儿童打造优质成长环境
作为为儿童服务的一线工作者,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儿童公园副主任罗碧君长期关注广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罗碧君表示,广州10年前已规划建成了一个区一个儿童公园,形成了“1+12”儿童公园体系。“这吸引了全国各地同行前来广州学习取经,他们都表示,广州的小朋友们实在太幸福了,走到哪都有专属的儿童公园。”罗碧君说道。
罗碧君表示,广州市儿童公园创建了全国首个残障儿童游乐区、全国首个“儿童体育公园”等。“春节期间,我们还创办了全国首个‘儿童花市’,让小朋友们当小摊主摆花卖花,在实践中让他们感受广州传统花市的魅力。”罗碧君说。
广州“1+12”儿童公园体系入选了全国首批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罗碧君表示,去年9月她把广州的优秀做法带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第二届亚太区域儿童友好城市会议,外国友人都赞不绝口。“我呼吁,为儿童打造优质成长环境,全社会应该携起手来,让友好共识更深入,让友好环境更可享,让友好力量更多元。”罗碧君说。
市人大代表马粤君:
建议办理显实效 让夕阳红更红更暖
当下,养老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市人大代表、增城中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马粤君结合自己的履职工作分享了“广州养老事业经验”。
去年两会期间,马粤君联合了31名代表提出了《关于推动我市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建设的建议》。建议被市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督办建议进行督办,认知障碍(失智老人)照护床位建设也入选2024年广州市十件民生实事。
马粤君认为,广州市的建议办理工作存在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讲方法。通过在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认知障碍服务专区和调整升级存量养老床位的功能和标准,高效地完成床位建设,同时盘活了存量养老床位的使用效率。二是可持续。市民政局牵头编制广州市地方标准,并印发实施《广州市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建设指引》和专区床位验收指引等系列文件,为专区床位建设和运营提供规范准则。
马粤君呼吁,广大市民群众要多关爱老人家,多关注养老事业。
市人大代表潘小平:
关注脑健康是每一个人的“头”等大事
“在这么多年的医疗和科研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脑健康对老年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巨大影响。”市人大代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二级教授潘小平分享了她连续三年提出脑健康相关建议的初衷。
潘小平表示,从医疗角度来看,老年期痴呆,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往往发展缓慢且隐匿。许多患者及其家属通常在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时,才意识到疾病的严重性,而此时往往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我在诊室内接诊的很多是痴呆中晚期病人,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最佳窗口期。”潘小平表示,她深刻认识到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她经常走进大讲堂和社区开设讲座与义诊,科普相关防治知识。
此外,她连续三年提议将脑健康体检纳入老年人群的健康体检,希望通过政府引导与政策支持,将老年痴呆的防治关口前移。潘小平表示,关注脑健康是每一个人的“头”等大事,守护老年人的脑健康,不仅是医疗问题,更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尺。
市人大代表宋俊文:
为青年搭建返乡创业就业服务平台
近年来,广州落实“百千万工程”,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风貌和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发展“美丽经济”。去年7月,市人大代表、广州长洲岛都市农业产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宋俊文参加了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在调研中,我感受比较深的是当前农文旅发展中的人才短板与留住人才的问题。”宋俊文介绍道。
宋俊文认为,青年发挥着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作用。如何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支持人才发展成为关键。“我连任两届市人大代表,在2020年,我提出《关于加大力度吸引和支持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得到团市委和其他职能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如今,我也对自己的建议‘回头看’,继续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建议进一步改善乡村创业就业环境和氛围,搭建青年返乡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引导和帮助更多的青年参与乡村振兴。”宋俊文同时也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更多的青年助力乡村发展。
市人大代表陈茵明: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为民连接“幸福桥梁”
“作为一名连任三届的人大代表,能够为城市治理和民生保障尽自己的一份力,是一件既光荣又充满责任的事情。”市人大代表、广东华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席陈茵明走上代表通道,自豪地说。
她列举了广州地铁13号线双岗站C出入口开通的实例。2017年,广州地铁13号线建成使用,但位于黄埔东路北侧的C出入口却一直未开通,给周边数万群众的出行带来不便。为此,陈茵明写了三个建议,持续跟进,并联动相关部门反复论证、持续推进。终于在一片欢呼声中,地铁13号线双岗站C出口迎来第一批乘客。
“看着乘客安全出行和幸福笑脸,我很有成就感,这不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建筑设备,而是通向‘便捷和安心’的桥梁,我们所推动办理的每一件民生小事,都连接着群众的‘大幸福’。”她感触颇深。
陈茵明表示:“在新征程上,我将继续发挥好代表作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断提升履职水平,努力为城市治理和民生保障注入更多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