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在开阔且景色宜人的植物园中,设置配备心率监测、紧急呼叫功能的‘康养座椅’,让老人们在享受自然的同时,安全与健康也能得到保障。”
“国家应进一步发挥植物园、湿地公园等自然教育基地的民生服务功能,将其打造为面向公众的‘自然课堂’。” …… 2025年2月24日,广州市天河区猎德街道CBD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内气氛热烈,来自猎德街道的多名群众正在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反映问题。 2025年2月24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在广州市天河区猎德街道CBD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与群众互动 任海仔细聆听,认真记录。 3月3日前往北京参加全国两会之前,为了更好地在全国两会上传递民声,任海特意前往代表联络站,以进一步了解群众在生态建设方面的需求。 根据调研情况和平时工作中搜集到的相关问题,任海形成了《关于加强自然教育体系建设的建议》,对我国的自然教育提出多项建议。任海表示,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他会定期到代表联络站听取群众意见,代表联络站是他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 如今,代表联络站已成为广东社情民意的“直通车”,代表进站接待群众、代表联络站组织活动、吸纳反映社情民意均已形成常态化,推动了大量民生问题的解决。 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 调研、走访、写建议……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任海十分忙碌,为上会履职做准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 一方面,作为生态领域的专家,他持续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在2023年、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分别提出关于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方面的建议及关于在国家公园中保留高质量农田方面的建议。2025年,经过在全国多地的调研,任海关注野生动物迁地保护网络和国家动物园体系方面的问题,拟建议国家层面协调和整合动物迁地保护三大体系,完善动物园核心功能提高动物园的融合发展水平,通过标准制订及推广提升动物养护和福利水平,未来择机建设国家动物园体系。 另一方面,任海希望更多了解群众呼声,将老百姓的关切带到全国两会。 代表联络站便是他倾听群众声音的一个重要渠道。 任海所供职的华南植物园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长兴街道,所以平时每隔一两个月,任海便要去长兴街道代表联络站或调研,与其他代表一起听取群众意见,并与街道、区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推动群众问题的解决。 这次的调研点,任海选择了同样位于天河区的猎德街道CBD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 陈蓓蓓是猎德幼儿园园长。前一段时间,幼儿园工作人员为春游选址到华南植物园踩点,发现园内专门针对孩子的设施尚需改进,面向群众、儿童的公益活动也宣传力度不足。 结合平时在工作中接触到的相关问题,陈蓓蓓希望将儿童的自然教育面临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引起重视。 “将植物园适儿化改造纳入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项目库,为孩子们打造专属的自然探索天地。”也许是职业特性,陈蓓蓓对“一老一小”颇为关注,她在调研座谈会上提出,建议在植物园内增设更多切实可行的互动项目,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例如在荫生植物区增设带放大功能的儿童观察镜、开发“植物园探险护照”等。 “你提的建议非常好,所有的建议我都记下来了。”听完陈蓓蓓的建议,任海的笔记已经铺满整张A4纸。对于涉及华南植物园的相关建议,任海表示都会采纳,会后将安排相关工作人员与陈蓓蓓做进一步对接。对于群众反映的需要相关部门解决的事项,任海表示,将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 “去年下半年以来,联络站收集了28个诉求,答复率和办结率分别达到100%和96%。”联络站站长王堃告诉记者,生态建设与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群众相当关心的话题。此前不少群众也到联络站反映过相关问题。“大家知道任海是生态专家,所以很多问题希望与他当面交流。” 刘心琪是猎德实验学校的老师,她在为学生挑选研学路线时也发现了问题。植物园丰富的自然教育资源,由于信息较为分散,学校需要自行整合再做分析比较。“这就有可能导致现有资源很丰富,但无法高效利用起来。如何建立统一的自然教育资源共享平台?针对学前、小学、中学不同阶段,是否可以进行资源整合,然后开发分级课程包,将好的资源更好地利用起来,传递给我们的学生。”向盼、范莹莹等参与座谈的群众也提出了相关建议。 “生态环境保护不光是专家的事” 结合在猎德街道CBD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调研的情况和平时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任海形成了关于加强自然教育体系方面的建议准备带到全国两会。任海提出了推动自然教育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加大对自然教育基础设施完善的投入、构建自然教育共享平台等方面的建议。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在你们身上也学到了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非常感谢你们带来的建议,我也会把从日常到联络站接待的一些问题和建议带到全国两会上去。”任海在座谈会上表示。 对于代表联络站在打通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方面的作用,任海感受深刻。 “在我印象中,群众通过代表联络站反映的问题如果是涉及社区、街道,100%都得到了街道的解决。”任海说,有一些问题涉及区或者跨区的,就会通过联络站向上反映,基本也能得到解决。 接受记者采访时,任海分享了一件趣事:有一次,他到代表联络站了解民意,一位群众向他反映,小区里福寿螺泛滥,严重影响环境及居民出行。任海当即向其解释了福寿螺的来源,并提出防控意见。 “这件小事也让我充分感受到,生态环境保护并不光是专家的事,人民群众对于生态环境是有要求的。”任海表示,作为一个生态领域的人大代表,他在履职的过程必须要紧跟社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关注与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事。而对于群众呼声的倾听,就来自于代表联络站。 社情民意“直通车” 对于代表联络站的“直通车”作用,作为广州市天河区人大代表的王堃亦有同感。 猎德街道CBD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位于珠江新城CBD中轴天德广场,负责联系中央商务区内猎德、利民、远洋明珠3个社区3万常驻居民以及众多企业。 联络站现设站长1名,副站长2名,配备工作人员2名;进站代表有全国人大代表1名、省人大代表1名、市人大代表4名、区人大代表8名。各级人大代表时常在这里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了解群众诉求,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接受群众监督,解决群众和企业的困难和问题。 猎德街道CBD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王堃向任海介绍联络站的情况 作为联络站站长的王堃,也在联络站中见证了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全过程。 “联络站是代表联络群众的重要场所,对群众意见的搜集已是常态。”王堃向记者列举了一组数字:2024年以来,联络站共收集线上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共40余条,其中包含公共基础设施破损、环境卫生、占道经营等方面的社情民意,办结率达100%。联络站进站人大代表结合绿美广州、电动自行车治理、营商环境、民企联系、国家宪法日等主题开展活动10余次,接待群众260余人次,收集社情民意28个,交办有关部门解决问题27个,答复率为100%,办结率为96%。 猎德街道CBD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过往举办的座谈会现场 像猎德街道CBD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一样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在广州一共有604个,通过数字化、常态化的运作模式,这些联络站架起了人大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不仅提升了民意收集的效率,还推动了大量民生问题的解决。放眼整个广东,目前已建成1.2万余个线下代表联络站和2056个网上代表联络站,形成了覆盖全省乡镇(街道)、村(居)、行业、园区等多层次的立体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