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人大履职 > 立法工作

广州让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法可依,荣获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

时间:2025-02-08 来源:中国教育报刊社、“广州教育”微信公众号 字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展现基础教育战线持续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效与创新经验,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教育报刊社自2024年9月中旬以来,面向全国各地和中小学校征集基础教育创新案例,共收到案例申报2089个。秉持导向性强、公信力强、创新性强、影响力强的原则,经过严格、审慎的专家评审,目前遴选出十大类别、每个类别各10个,共计100个基础教育创新案例。

  入选案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高度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关键要求。案例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基础教育各项政策要求进行系统设计,构建深化政策落实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形成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实施路径;二是充分展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案例体现出时代性、创新性、突破性,尤其在突破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瓶颈、解决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探索出新思路、好做法;三是突出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案例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是立体展示基层活力和发展经验。各地各校立足区域特点和学校实际,发挥实践智慧,挖掘优势资源,为战线提供可借鉴、可操作、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2月7日,100个基础教育创新案例正式发布。广州榜上有名,一起来看看

  优化治理体系提升基础教育治理能力和影响力

1.png

  首部地方性法规让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法可依

  广东省广州市

  广东省广州市出台全国首部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地方性法规《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简称《条例》),并于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主体的责任,以立法形式在全国率先回应了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怎么预防”“怎么发现”“怎么诊治”和健康促进工作“怎么保障”等难点问题。

  解决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困难问题。要求学校及时向中小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反馈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情况;对学校心理健康课的主题和上课频次作出具体要求;对中小学生规范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和预防学生欺凌或者其他侵害未成年学生犯罪问题作出专门具体规定。

  提升全社会发现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完善学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中小学生本人发现心理行为问题的要求;明确卫生健康部门应当为中小学生发现心理行为问题提供专业指导并配合主管部门为学校配备兼职卫生健康副校长;互联网信息、公安、民政等部门应当建立长期有效机制协同发现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

  健全心理行为问题诊疗体系。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带孩子到专业机构接受心理咨询或者就诊;卫生健康部门会同中小学校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医院与学校定点联系、定期沟通的协作机制;建立健全中小学生休复学机制。

  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保障措施。明确规定所有教师都应当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学校应当按照规定的师生比例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建设、管理心理辅导室。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