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人大履职 > 媒体聚焦

绿美广州 代表行动 | 广州白云人大:促建公厕、问诊治水!发挥人大代表力量推进“百千万工程”

时间:2024-07-23 来源:广州越秀发布、越秀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字体:

  7月18日,白云区人大常委会黄石街道工委围绕“绿美广东·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和民情联络员,深入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专题视察调研,收集社情民意,督办民生实事,积极建言献策,为“绿美黄石、活力黄石”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百千万工程”做深做实。

  聚焦便民设施 推动打造“最美”公厕

  调研组一行来到江夏党群文化广场,一座极具设计感的建筑映入眼帘,此处以“轻云入夏”为主题,旨在打造可以喝咖啡的网红公厕,首层主要划分为公厕、咖啡厅两个区域;二层作为休闲观景平台,更好满足群众如厕和休憩需求。

图片

  据了解,党群文化广场自建成开放以来,不仅为周边群众提供休息、锻炼的场所,更是开展活动、娱乐休闲的最佳选择,江夏村利用场地开展了村晚、村马等体育文化活动,成为了江夏新名片、新地标。

图片

  “江夏公园是遛娃好去处,但公园里没有可以洗手和上厕所的地方,能否增设洗手池和卫生间。”

  这是去年以来,人大代表们在接待群众活动中常收到的意见,在充分了解情况后,人大代表汇总群众意见向人大黄石街道工委反映,不久,黄石街道、江夏村开始着手推动公厕建设。在选址建设初期阶段,部分周边村民担心卫生问题,不接受公厕的建设。面对村民的疑虑,人大代表和街道、联社不断与村民沟通,分析公园的总体规划和各功能分区,最终获得了村民的认可,确保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目前,公厕项目现已完工,进入招商阶段。代表们建议,要进一步优化公园设施配置,适应群众需求,增加适儿化运动设施,为城中村儿童提供一个安全、有趣、有益的户外活动空间,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两届代表接力 助力城中村旧貌换新颜

  在陈田“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复建住宅区,10栋近30层的住宅楼目前已将近完成建设进入交付冲刺阶段,即将迎来摇珠分房。这一改造项目是两届人大代表接力推动的成果,人大代表持续跟踪督办复建区的建设进度,黄石街道把陈田村改造项目每年重点计划纳入街道民生实事进行推进,旨在推动项目尽快完工。

  通过改造,以往“握手楼”污水横流、治安混乱、线路满天飞等脏乱差的居住环境有了彻底改变。城中村改造项目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了居住品质,还为城市的更新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据了解,陈田“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复建住宅总计容面积16.5万平方米,共建有10栋1393套住宅,第一期复建区建设以“人人有房住”为首要目标,着力解决村民安置回迁问题,通过多样化的户型设计,满足不同家庭规模和生活需求的村民。

图片

  参与调研的民情联络员表示,实地看到了回迁房的建设进度后,对改造更加充满了信心,希望早日回迁,让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代表们指出,要进一步加快复建区配套设施建设进度,按照时间列表倒推,定期检查建设进度,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改造项目按照预定的时间表顺利完成,让村民早日回迁。

  盯准痛点难点 “把脉问诊”水环境治理

  最后,调研组还来到榕溪涌石岗段,开展周边生态建设及水环境治理工作落实情况专题调研,代表们边走、边看、边听、边问,详细了解河段的水质检测、日常保洁及雨污分流、“河小青”巡河护河行动等工作落实情况。

图片

针对水环境治理问题,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

  “要定期开展河涌清淤工作,积极研究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置措施,不断提升河涌水质,加强源头治理,切断破坏河涌水质的各种渠道,向群众加强宣传力度,普及水环境保护知识,动员全社会力量保护河涌水环境。”

  近年来,人大黄石街道工委通过组织代表听取水环境治理报告、现场监督水质检测、科技赋能无人机巡河等,深入到水环境治理行动中,找准河涌治理的痛点、难点,发挥代表作用,为共筑绿美黄石积极建言献策。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