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人行道变身“停车场”,地铁站出口被横七竖八的电动自行车围堵,如何解决?3月18日上午,花都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和人大新雅街道工委组织15名市、区人大代表深入辖区地铁9号线清㘵站、清塘站开展实地调研,通过现场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为破解城市治理难题“把脉开方”。
深入基层,倾听民声
“很多人都从这站坐地铁去市区上班,离得远一些的基本都骑电动自行车过来换乘,现在电动自行车是越停越多。” “这里每天早高峰期,乱停乱放的情况都很严重,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附近居民向人大代表反映。 在开展此次调研之前,为深入了解情况,人大新雅街道工委组织市人大代表李荣锦,区人大代表时翠萍、苏惠媚、严佩玲在新雅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旁的人大主题公园开展“代表来听诊,民声落实地”接待群众活动,收集附近居民的意见建议,为后续专题调研收集第一手民情民意。 停车无序,出行受阻 电动自行车因其便捷性,成为不少市民群众往返地铁站“最后一公里”的主要交通工具。 3月18日上午的通勤高峰期,调研组在地铁口实地考察时发现,原本宽敞的人行道被密密麻麻的电动自行车占据,行人只能在车流中艰难穿行。部分车辆甚至停放在盲道上,给视障人士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据悉,地铁站清㘵站、清塘站出入口外皆划定了电动自行车停车区域,并设置了交通安全整治劝导点,摆放了地铁单位规范停车宣传栏,但宣传栏却被乱停放的车辆包围,难以改变地铁站周边的停车乱象。 大量车辆随意停放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绿化带上甚至地铁站出入口等区域,不仅影响行人正常通行,还破坏地铁站周边环境景观,阻塞了交通要道,还存在较大消防安全隐患。 建言献策,为民解忧 电动自行车停放乱象既是城市治理的“面子”问题,更是关乎群众获得感的“里子”工程。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人大代表们结合调研情况,围绕电动自行车停放区域规划不足、车辆侵占人行道及盲道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一是合理利用地铁口周边空间,科学增设非机动车停放区; 二是加强执法巡查与柔性引导,探索“潮汐式”管理模式; 三是推动智能停车设施建设,在停放区域增设雨棚和充电设施,引导市民群众规范停放; 四是加大文明停车宣传力度,联合社区开展文明宣传,提升市民规范停车意识。 此次调研活动受到了周边居民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周边居民纷纷表示,希望人大代表的调研能够推动问题尽快得到解决,让地铁站周边的环境和交通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下一步,人大新雅街道工委将整理调研情况,形成详细的调研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并持续关注问题的解决进展,为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保障市民出行安全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