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人大履职 > 媒体聚焦

热评 | 早茶立法守护“一盅两件”

时间:2025-05-14 来源:广州日报 字体:

  日前,广州人大官网公布了《广州早茶传承保护调查问卷》,旨在听取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所得数据用于立法分析。这一举措迅速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每有外地亲友来广州,带他们吃一次早茶是必不可少的体验项目。早茶是广州饮食文化的一张名片,它不仅是广东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广府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2022年,广府饮茶被列入了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为加强早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广州将“广州早茶传承保护规定”列入2025年14件预备立法项目中。此前在立法工作计划草案征求意见时,关于“茶位费”“预制菜”“吸烟区分区”等就引起市民与网友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应该取消茶位费,有人建议茶位费要设定标准,大桌多少、工夫茶多少、房间多少,对应服务也要跟上;有人认为预制菜有违“以鲜为先”的粤菜传统,也有人认为这是符合时代的创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参与的人越多,争议越激烈,也越体现出早茶文化良好的群众基础,毕竟,在每个新老广州人心中都有着自己心水的“一盅两件”。

  此次调查问卷也正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广泛收集各方意见的开门立法之举。调查问卷中不仅包括“是否认同早茶店收取茶位费”“认可传统的现做现卖早茶还是预制菜早茶”“是否赞成广州早茶把传统食品与预制食品明示标注,并以不同价格供消费者选择”等热点问题,还注重广州早茶的传承与保护,设置了“您认为广州早茶立法应传承保护什么”“您认为应该如何支持广州早茶发展”等问题,力求更好地集中民智、体现民意、符合民心。

  立法是形式,目的是保护和传承。相信讨论越充分,就越容易达成共识,最终出台的保护规定就越具有代表性。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不仅代表着亘古相传的文化基因,更体现着鲜活跳动的文明脉搏。尤其是早茶这种升腾着烟火气、流动于市井中的文化,更要平衡好保护与创新的关系。因此,立法不仅要撑起保护伞,为守护传统技艺和民俗礼仪提供制度屏障,比如,设立早茶标准,用专项基金培养早茶点心师傅,将早茶礼仪写入中小学地方教材等;同时,也要鼓励大胆创新,让传统早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焕发出时代光彩。比如,结合现代营销手段打造更多的“早茶+”,让早茶走进学校、社区,推动早茶成为可感可知的文化产品,让早茶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