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近日,一场承载着广府文化记忆的“粤韵流芳”粤剧培训班在白云区同德街道汇德社区正式开班。这场由白云区人大常委会同德街道工委主导的文化盛事,缘起于一群从荔湾等老城区迁来的居民,他们带着对粤剧的深厚情怀扎根新社区。市、区人大代表在基层走访中捕捉到这份文化渴望,紧扣“两社三中心”建设,让广府文脉在新家园焕发新生。
老城粤忆,新邻共寻传承之路 “从荔湾区搬来同德快十年了,最怀念的就是巷子里的粤剧私伙局。”家住汇德社区陈姨的这番话,道出了许多老居民的心声。粤剧不仅是他们茶余饭后的精神寄托,更是刻在生活里的文化基因。 人大同德街道工委以基层治理创新为着力点,发动辖区人大代表通过代表联络站,多渠道收集居民文化需求。走访中发现,社区公园的粤曲对唱、架空层的胡琴练习从未间断,但缺乏专业指导和固定场地成为共性难题。 正是居民们“盼着在家门口学正宗粤剧”的强烈呼声,推动这场文化服务项目进入筹备阶段。 代表联动,粤韵资源精准落地 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迫切需求一经反馈,区人大代表迅速响应。当了解到市人大代表蒙菁在文化领域具备丰富资源后,双方共同深入汇德社区开展走访调研,深度挖掘居民文化需求。 蒙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通过积极协调,成功将广东省粤剧院的优质文化资源引入社区,由其派出专业团队为社区居民开设免费粤剧课程。课程以经典选段《游园惊梦》为核心,兼顾传统粤剧的韵味与居民的接受程度,实现了优质文化资源与基层文化需求的高效匹配,让社区居民得以畅享文化盛宴。 曲韵盈室,老少共学乐韵飞扬 首次开课,学员们早早来到教室,教室布置营造出浓厚的粤剧文化氛围。广东省粤剧院的老师首先讲述粤剧唱腔发声,引导学员用“合尺”练声开腔,接着讲解《游园惊梦》剧本,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学员们听得入迷。 65岁的张阿姨激动地说:“从小喜欢粤剧,这次培训班圆了我多年的梦想,免费学还有专业老师教,太幸福了!”年轻学员小李也感慨:“通过学习感受到传统戏曲的魅力,我要把粤剧传承下去,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它。” 为保障课程顺利开展,代表们还定期收集学员反馈,与授课老师协商优化教学内容,推动课程从“满足需求”向“提升品质”进阶,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基层治理创新的深度融合。 人大担当,经典流芳浸润万家 “粤韵流芳”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人大代表听民意、解民忧、办实事的履职担当。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人大代表深入社区走访调研,精准对接居民文化需求,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成功链接广东省粤剧院等优质资源,为社区居民搭建起专业化的学习平台。通过鼓励居民参与、优化课程设置,不仅提升了社区文化品位,更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形成了文化建设良性循环。 人大同德街道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粤剧公益培训班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创新实践。未来4个月,培训班将继续开课,人大同德街道工委、人大代表会根据学员反馈,动态优化课程设置。此外,还计划开展粤剧进社区、进校园等系列活动,持续扩大粤剧文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