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到齐了吧,现在开始开会,首先传达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的主要精神……”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经济工委主任郭凡对着手机说道。
“广州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81次主任会议的文件已经发至“广州智慧人大”会议服务系统,请查收。”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陈小清手机上收到这条信息。
这是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各部门借助信息化建设成果,严格按照防控疫情的要求,不间断开展各项工作的缩影。
2018年7月上线的“广州智慧人大”系统,由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筹划,办公厅统筹推进,各工作机构承担业务子系统主建责任建成,包含12大子系统,覆盖了市人大各主要业务领域。在2020年初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广州智慧人大”系统助力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防控疫情和各项工作开展。
政务微信,实现掌上工作部署和掌上会议
部署在市政务云上的政务微信,功能与日常使用的微信无异,用户范围横跨全市党委系统、政府系统、人大机关、政协机关,纵达区级人大,它的应用使机关工作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安全。疫情防控期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各部门通过政务微信(群)部署研究工作、召开部门视频会议成为常态,它不仅满足了各部门不必聚集又能召开全体会议的要求,而且较好满足了机关远程办公的需要。
会议服务系统,实现会议文件从“纸上”“到“掌上”
得益于会议服务系统的推广应用,会务工作人员可在网上进行会议室预定、通知发布、参会回执收集、参会人员落实、餐饮食宿停车指引、会议文件分发、会议现场服务等各项会务工作。依托会议服务系统,2020年春节复工后短短两周内,市人大常委会会务工作部门已顺利组织了1次常委会会议和2次主任会议。通过电子阅文系统,参会人员在平板电脑上下载、审阅会议文件,排除了通过纸质文件传播病毒的隐患,有效助力了会议的疫情防控。
智慧立法管理系统,保障人大立法工作及时不间断
智慧立法管理系统建立了完备的法律法规库,工作人员可以网上进行立法意见征集、立法工作协同、立法全流程监控等操作。利用系统提供的法律法规库查询和法律法规文本智能比对分析等功能,能有效提高立法工作效率和立法质量。疫情防控期间,为保障高效出台符合上位法规定的《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法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提供了重要支撑,该决定为广州市动员全社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法律依据,为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联网监督系统,保障人大各项监督精准不缺位
联网监督系统由8个子系统组成,通过网络远程采集监督数据信息,确保了疫情防控期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各部门监督工作不缺位,掌握情况精准及时。利用联网监督系统,监察司法工委可以通过查询案件程序性信息,了解掌握疫情期间市检察院、市法院从快审查批准逮捕提起公诉涉疫违法犯罪有关情况;预算工委通过查询历年政府“钱袋子”安排计划,利用系统评估、预判疫情过后我市政府预算开支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前筹划应对,预算联网监督移动端为代表提供了通过手机远程查询分析数据资料、提交意见建议功能;经济工委通过查询对比进出口及内需过往态势,结合疫期经济运行情况敦促有关部门及时调整出台相关经济政策;农村农业工委可远程查看疫情防控期间“菜篮子”价格波动情况;城建环资工委和教科文卫工委利用系统,远程监督市第15届人大代表大会第001号和第002号议案决议的执行推进情况;华侨外事民族宗教工委通过涉外联网监督系统,掌握疫期外国人在穗有关情况。
代表履职服务系统,保障代表履职不受时空限制
市人大代表依托代表履职服务系统,实现指尖上与人民群众进行互动、履职登记和查询、代表培训课程学习等。人民群众可以在网上代表联络站提交意见、建议,人大代表网上处理、回复进而提升为代表建议。网上代表联络站等渠道,为市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互动、充分了解民意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拓宽了代表群众接触层面,进一步增强代表履职活动实效。疫情防控期间,代表履职服务系统为密切常委会与人大代表、代表与人民群众关系提供了重要支撑。
机关无纸化办公,让疫期机关办公更放心
借助机关综合业务系统,机关通过OA系统实现公文的网上有序高效流转和办理;通过短信平台保障机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将有关通知和要求精准及时群发到所有干部职工;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远程参加市委、市府召开的视频会议;机关干部可在线完成请休假操作和离岗报备;工作所需的文件材料可通过网盘共享复用。通过市人大网和市人大公众号系统后台,宣传部门工作人员远程发布机关防控疫情工作新闻、政策解读和科普宣传等内容,及时做好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机关各部门的这些信息化建设成果,提供了远程业务支撑,避免了疫情防控期间机关干部近距离接触,让机关工作人员办公更安心、更高效,有效助力了机关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