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人大新闻动态

广州人大:凝聚代表力量 助推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3-22 来源:《人民之声》杂志 字体:

  岭南春来早,羊城花似锦。癸卯兔年甫一开工,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响彻南粤大地,花城广州也迎来了热火朝天的开工季。 

  时不我待、分秒必争、真抓实干,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行动方案》,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助推高质量发展中拿出了看得见的进度、见得到的成效,在新征程上谱写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广州实践新篇章。 

238745.jpg

  2月17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衍诗带领部分广东省选出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驻粤部队的全国人大代表到深圳开展集中视察。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等陪同视察。

  真调研真视察:

  代表发挥作用的“法宝” 

  2月16日至17日,根据省人大常委会部署安排,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在穗的广东省选出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驻粤解放军、武警部队的全国人大代表和部分广东省、广州市人大代表前往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广州南沙开展集中视察,就如何为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共谋良策。 

  代表们走访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深圳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地,围绕横琴强化法治保障,立法推进落实文件的基本情况和经验;设定法定机构,破解引进港澳专业人士、国际化人才制度障碍的经验做法;实现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经验做法等进行调研。 

  高质量立法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在前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广东省选出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常务副会长朱征夫在认真听完关于“双城两院三中心”的新格局等介绍后,他感触很深:“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方面发挥了核心引擎作用,对‘南沙条例’的制定具有启发和参考意义。我将认真消化吸收,提出更好的建议,为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贡献人大代表力量。”  

  在座谈中,代表们对横琴、前海、南沙的高水平规划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围绕为落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加速推进南沙开发、开放建言献策。 

  “仲裁是国际上接受程度最高的争议解决方式,深圳、珠海相继出台了《深圳国际仲裁院条例》《珠海国际仲裁院条例》。”广东省人大代表刘涛在视察中建议,广州可以借鉴深圳、珠海做法,出台《广州仲裁委员会条例》,通过立法为广州仲裁委作为法定机构提供法治保障,让广州仲裁在全国和世界上的地位更加彰显。 

  出台好制度:

  激活代表履职活力 

  人大代表有活力,人大制度有生气。广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出台一项项代表工作制度,不断为人大工作、人大制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党的二十大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大部署落到实处,2022年12月19日,广州市十六届人大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行动方案》,提出十个方面43条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举措,努力打造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城市典范。 

  特别是第七部分中密切常委会同人大代表的联系、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活动、打造代表反映社情民意“直通车”、健全代表建议办理全过程沟通联系制度等内容,得到了代表们的高度认同和点赞。

  “这些措施切合实际,很接地气,为支持和保障我们代表依法履职提供坚实制度保障。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保障代表高质量履职,助推广州高质量发展。”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黄晓丹说。 

  制度的保障,激活了人大代表履职的积极性。 

  今年春节,广州西湖路迎春花市人潮涌动,久违的人气让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大剧院副总经理梁丽珍热血沸腾。元旦期间,她到各大商圈深入调研,提出了《关于恢复消费信心和扩大居民消费的建议》。“种种及时有力的措施,都体现了广州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决心和定力,也体现了政府部门对代表建议的重视和采纳。” 

  与梁丽珍感同身受的还有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海缝汽车零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晓欣。他在广州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坚持制造业当家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不到一星期,该建议就得到了政府20多个部门的回应。“作为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很快被采纳,我感到很欣慰很自豪。”他说。 

  一项项通过人大代表推动解决的民生实事不胜枚举:建言科技支撑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和广州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开展“抢救夏茅香芒”行动,助力白云区夏茅村夏茅香芒实现“老树”结新果;深入调研推进花都区梯面镇茅輋古茶树资源保护工作,百年古茶园“重获新生”……其中,科技支撑广州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和血透中心建设两件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被评为2022年全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十大优秀案例。 

  搭建好平台:

  及时反映代表收集的社情民意

  人大工作,主体是代表、基础在代表、活力看代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高标准搭建履职平台,为收集社情民意做好根基。 

  2月18日晚上9点,由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广州广播电视台共同打造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时》专栏在电视台首播,就引来了广大市民的普遍关注。“我们与广州日报和广州电视台合作,定期开辟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时》,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广州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尽责,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讲好广州人大故事,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广州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刁爱林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以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创新编印《人大代表情况反映》《人大代表履职周报》等4类工作刊物共53期,这些刊物及时地反映代表在履职中收集到的社情民意、代表建议督办以及基层代表联络站运转等信息,真正做到代表履职“听得见声音、看得到行动、起得到作用”。 

  借助互联网+,人大代表的高效履职也有了创新渠道。 

  广州人大“i履职”小程序推行代表随手拍,市人大代表针对道路交通、城乡建设等问题,仅需动动手指,用手机拍摄照片、视频,加上若干文字描述,便可同步上传至广州人大“i履职”平台和广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并由12345热线平台转政府有关部门办理。 

  据统计,2022年以来,代表通过“i履职”平台向12345热线提交意见建议313件,目前已办结292件,涉及城市管理、道路交通、城乡建设等问题。 

  每月的15日,天河区天园街道人大代表第一联络站(东晖社区)总是特别热闹。该站的站长、天河区人大代表王进宏每次接待前来群众,总是认真、详细地记录下来。遇到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他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事要解决”,按照工作流程及时交办转办至相关单位。“这几年当人大代表和联络站长以来,我感觉代表联络站越来越像家了,它是我们联系群众的窗口和桥梁。”王进宏颇有感触。 

  2022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推进联络站建设作为拓宽代表联系群众渠道的抓手,按照“有效、管用”的原则,制定并向各区印发《广州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指引》等规范性文件,明确12项工作流程,指导各区对标对表推进联络站“三化”建设,构建形成具有广州特色的代表联络站闭环工作链条。

  据统计,2022年,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履职积极性高涨,闭会期间,市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81件,创近年来新高,近7000人次人大代表参与进社区活动,接待群众2.2万人次,收集群众意见9700余条,推动解决问题约8000个。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衍诗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坚决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积极引导人大代表以高质量履职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广州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担起人大责任、展现人大作为。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