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是社区基层治理的一大难题。一方面,老旧小区人行道狭窄,人行道上还有花基、树木等,随意停放电动自行车将会影响到居民顺畅出行,如何在寸土寸金的老城区释放出更多空间满足日渐增多的电动自行车停放需求成为了一项考验;另一方面,老旧小区居民楼楼龄超过30年,以往“推车进楼、电瓶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行为时有发生,电路设施老旧存在安全隐患,电动自行车电池室内充电引发火灾事件层出不穷。
随着群众对于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户外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成为了群众的迫切意愿。 为推动解决电动自行车数量不断递增对群众生活及社区治理造成的难点问题,今年5月中旬以来,越秀区人大华乐街道工委组织代表积极地投身到街道辖内电动自行车停放规划、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集中位置增设充电桩等问题的应对和治理当中来。 人大代表不断深入各社区内街巷、居民群众开展实地走访、调研,了解社区电动自行车的实际情况,听取各方的意见和想法,形成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推动街道部门和社区开展电动自行车规范停放、充电问题的治理。 让群众有序停、放心充 为推动解决问题,代表多次赴街道辖内调研,建议街道相关部门、社区居委会及物业管理企业共同合作,推动相关问题进一步化解,并主动参与电动车停放点位、充电点位选址工作。 5月下旬,街道办事处根据代表意见建议及实际工作需要,在主次干道淘金路等地段及社区居民楼房前屋后空旷地带,因地制宜设立了电动自行车规范停放区域,设置了规范停车线,推动居民养成规范停车的良好习惯。 针对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华乐街麓苑社区、淘金社区,在规划前期,人大华乐街道工委组织省、市、区人大代表开展实地察看,与小区居民、物业管理公司深入交流。 一方面多维度拓宽收集民意渠道,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i履职”线上联络站等平台,与居民深入交流,收集居民群众对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管理方面的需求与建议,了解群众的迫切需求; 另一方面对筹建集中充电场所的物业管理公司,在场地规划、空间利用、建筑材料、消防器材配置类型等方面给予相关安全建议。 5月19日,人大华乐街道工委组织市、区人大代表与正在筹建集中充电场所的小区,在场地规划、空间利用、建筑材料、消防器材配置类型等方面给予相关安全建议。 6月中旬,华乐街已基本完成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内统一规划电动自行车停放区域,并安装充电桩配备灭火装置。 目前,该处充电场所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具备停放和充电设施,居民表示非常满意。 区人大代表、华乐街党工委书记谭建光提出:“始终要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小区物业对电动自行车停放及充电管理要高度重视,物业要加大对电动自行车住户的安全防范意识的宣传教育,压实主体责任,严格杜绝电池‘上楼’充电行为,主动消除安全隐患。” 让外卖骑手“电力满格” 除了满足居民日常需求,外卖小哥也是电动车的充电“大军”。华乐街淘金社区金算盘小广场时常许多外卖配送员聚集于此,外卖配送员对电动自行车电池续航问题需求大。 5月19日,人大华乐街道工委组织市、区人大代表现场察看电动自行车换电柜,认真了解电动自行车换电柜经营模式、社区布点、服务人群、收费标准等情况,在街上现场访问外卖配送员了解换电频率、费用支付方式、换电柜便捷程度及使用感受。 5月19日,人大华乐街道工委组织市、区人大代表了解社区电动自行车换电柜使用情况,随机访问外卖配送员,深入交谈了解他们对电动自行车换电柜的使用感受。 外卖配送员说:“我们每天需要在外工作8-10小时,行驶大约100-200公里,传统的电动自行车电池很难应付此工作时长,电动自行车电池续航、充电安全等都是我们面临的大问题,而电动自行车换电柜就能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在配送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剩余电量寻找就近的电动自行车换电柜及时更换电池,随换随走,大大的节省了充电等待的时间,以及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安全问题,而且费用也不高,非常安全便捷。” 区人大代表、华侨幼儿园园长何穗芷表示:“电动自行车治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因地制宜,关注到不同人群的需求,电动自行车换电柜充分体现了城市治理的温度,同时,还应加强对外卖配送员安全防范意识的宣传与教育。” 在人大代表的推动下,社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规划和建设得到进一步规范,街辖内社区商户积极引入换电柜的方式帮助解决外卖配送电动自行车充电问题。淘金社区目前已有多处临街商铺外设有电动自行车换电柜,满足外卖配送员的需求,同时也减少不规范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助推了辖内经济的发展。 群众之事无小事,人民代表为人民。华乐街道联组代表始终将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放在第一位,发挥代表作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