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人大新闻动态

广州越秀人大:听“民声”助“民生”!打造双拥模范示范街区便民服务新阵地

时间:2024-02-02 来源:微社区e家通宜居东山 字体:

  在基层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用实际行动续写新时代的鱼水深情,打通人大代表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日前,由越秀区人大代表推动东山街争取广州军区善后办支持,将东山街辖区一临街物业用作公共服务空间,打造成为双拥模范示范街区便民服务新阵地——东山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

  2024年1月9日,东山街达道北社区党群服务站和东山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新址同时揭牌,正式投入使用。

  图片

  听民声聚民意,人大代表积极履职尽责

  “达道北社区的特点是军人为主,有580名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参加志愿服务,在之前,在职党员干部们就挤在办公室门前的走廊里帮忙打电话”,达道北社区党委书记蔡菁回忆。

  据了解,在过去的代表进社区活动中,东山街道收集了较多群众的反馈意见,改善党群阵地的呼声较高,同时也表达了基层人大工作联络点的建设意愿。

  “作为人大代表,不仅要为人民代言,更要将人民群众的意见听进去。”在去年2月份的代表进社区接待群众活动中,越秀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东山街党工委书记许波向群众表态,通过人大代表呼吁发声,东山街道研究决定全力打造以达道北社区为军民融合地区特点的基层人大工作阵地和建成全新达道北社区党群服务站,全面提高辖内居民群众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

  达道北社区居民主要以军人职工家属为主。达成建设服务新阵地共识后,人大代表们高度重视群众建议,密切联系选民群众,为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建言献策,集中代表智慧,发挥职务所长,链接多方资源。

  许波认为基层人大工作服务阵地应结合社区特点,正视老城区空间资源短缺的客观现实,从共建角度出发来打造服务阵地,提议向部队争取辖内现有合适的便民场地作为服务阵地。东山街党工委副书记、东山街道办事处主任张新宇认为:要从实际出发,按照方便代表联系群众、方便群众找到代表、方便代表开展活动的原则去开展工作。时任人大东山街道工委主任许承多次在达道北社区辖内走访,了解该辖区空置物业情况,制定切实可行性方案。物色了多处场地,但由于产权、管理权限等问题,纷纷排除了可行性,最后剩下一个有可能符合条件的场地,位于保安北小区内一处800平方米的建筑,与烟墩路一墙之隔。但还需要解决人大代表联络站、党群服务站的空间在这里应如何分配、能否打通面向烟墩路的围墙方便群众出入等几个问题。

  优化站点布局,打造‘议家亲’工作品牌

  落实场地使用后,街道马不停蹄启动改造工作,主动联系规划、建设、城管、财政等部门,把相关手续同步完善,按照程序加快推进报建、评审、施工等环节。

  在各位人大代表大力推动宣传和人大东山街道工委的跟踪督办下,街道多次与广州军区善后办积极协调,多级沟通,召集军区相关领导、人大代表、居民群众召开工作协调会9场次,开展意见建议征求3场次,把“话语权”交给广大群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意在进一步优化社区党群服务阵地和联络站站点功能布局。”“根据实际情况和群众反馈及研究结果,我们尽全力沟通,把围墙打掉,把门口开在烟墩路上。”许波代表表示。

  人大街道工委积极向越秀区人大汇报人大代表中心站建设工作,得到了区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支持,多次来到工程现场调研及提出宝贵意见。越秀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孔祥虎充分肯定此次全力打造的群众服务阵地,并悉心提出指导意见:“这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案例。我们要立足军民融合特色,今后的工作中突出人大代表和群众共同议事特点,推进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根发芽;基层人大助力辖内军民共建美好社区家园,向社会展示军民鱼水深情,建议东山街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打造‘议家亲’工作品牌。”

    而今,建成后的东山街达道北社区党群服务站是集党群服务中心、“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阵地,其中专设约200㎡独立空间作为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用途。

    “如今不一样了!这是我们辖内所有党员群众翘首以盼的大事呀!”站在达道北社区党群服务站新址门前,社区老党员发出感慨。

  焕然一新的东山街达道北社区党群服务站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围绕“党的工作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目标,创新“区域社会治理+”模式,推动实现群众办事更便利,服务水平更优质。用好新阵地、拓展新作为,夯实代表作用发挥的基础,增强代表作用发挥的活力,搭建代表作用发挥的平台,丰富“议家亲”工作品牌内涵。代表负责寻忧、政府负责解忧、最终实现群众无忧。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