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人大新闻动态

全国人大代表沈燕芬:“跳回农门”扎根小村的“兴农人”

时间:2024-03-0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字体: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的,是一位90后“兴农人”,全国人大代表沈燕芬。

  四年前,沈燕芬辞去了在深圳写字楼里的工作,回到家乡广东增城农村,接班老爸,当起了农机合作社的带头人。从双脚沾上泥土的那一刻开始,这个姑娘就跟农活较上了劲,跟着老乡学、拼命练,短短一年时间,就成了操作农机的一把好手,成为不少人熟悉的开着拖拉机的90后女孩。

  熟练操作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等各种农机,只是沈燕芬扎根乡村的第一步。之后,她又把在城市工作中积累的管理经验和自己钻研的农业生产新理念注入到了合作社,从“城市白领”到“土专家”,从“新农人”到“兴农人”,短短几年,沈燕芬完成了自己身份的多重变化。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沈燕芬的故事。

  2月底,正值广东春耕春种时节,记者见到沈燕芬时,她正在增城石滩镇的农田里忙碌着。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 沈燕芬:年底的时候,我们犁了一遍地,然后现在春耕已经开始了。我们近期就先耙田,耙一遍干地,然后再灌田,灌田浸泡7天,再耙一遍水田,就可以插秧了。

  

图片

  春节过后,沈燕芬就带着农耕团队一直扎在田间,查看育秧情况,规划作业时间。 

  全国人大代表 沈燕芬:过几天寒露风又要来了,我们要做好相关的防寒措施,尤其是育秧方面。

  

图片

  现在,操持起农活来,沈燕芬早已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她牵头成立的农机联合社,年服务面积超10万亩次,服务农户累计超4000户。而就在四年前,沈燕芬还是一位坐在深圳写字楼里的项目主管,是父亲的一个电话,让她回到了家乡。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 沈燕芬:我爸给我打电话,让我回来。然后我就问他,那你给我多少钱工资呢?他后面就没有说。他也想到了,如果我回来的话,肯定没办法同步到我之前的那份工资。

  

图片

  沈燕芬的父亲沈灿星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农机手,干了将近40年,还带头成立了增城最早一批农机合作社。这些年,父亲患上了严重的腰肌劳损,对农机合作社的管理也力不从心了。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 沈燕芬:整个增城就他能够坚持这么多年,其他人都基本上转行了。我觉得他应该是有一种情怀跟执念在这里,所以当时的话,我没办法让他去转行,没办法让他退下来,那就帮助他把这个合作社做起来。

  

图片

  2020年,沈燕芬辞掉工作,回到老家接手了父亲的农机合作社,农户们打量着这个看起来有些瘦弱的姑娘,心里顾虑重重。

  

图片

  

  广州市增城区白湖村村民 :我们真的不相信,一个女孩子耕田。我的田给你都不知道种得出稻谷来,你要种不出来,你要赔钱给我们,当时我这么跟她说的。

  

图片

  沈燕芬返乡之初,就和父亲商量,要整合零散土地,进行规模化、机械化种植,而这些想法要落地开花,她得先开得了农机,种得出庄稼。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 沈燕芬:刚开始学农机的时候,我是坐在我父亲的一个驾驶舱里面,跟他挤在一块,观察他的一些做法,基本上一两个小时腿是非常麻的,因为它没有座位,只能是蹲在那里,靠在椅背上。

  

图片

  靠着这股子不怕吃苦的劲头儿,仅仅用了一年多,沈燕芬就成了操作农机的好手。这一年,地里也产出了好收成,这位“新农人”取得了大家的信任,开始大展身手。在田里耕作了大半辈子的“老把式们”发现,这个懂互联网、有新思维的女孩,总能解决他们常常束手无策的困难。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 沈燕芬:去年我印象最深的是农民收获的作物因无法及时烘干而遭受到了经济损失,以及种植出来的稻谷如何卖出去,是否卖得起价格,我们对此也一直在思考。同时也在不断地去改变策略,从种植端的服务联合体,逐步往全链条的产业联合体的这样一个模式去转变。

  

图片

  沈燕芬力推开展的全流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几年间盘活了周边大量闲置农田,让农户们省心省力的同时,还能增收。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 沈燕芬:我们内部会把整个生产周期的计划给做出来,打药的时候,施肥的时候,我们会提前告知农户去配合我们。通过我们的一个托管服务,传统农户是可以一个人种植一两百亩田的,整体的年收入是可以达到几万块钱。

  从一个点燃一群,“跳回农门”后继有人

    现在,沈燕芬牵头的农机联合社已由成立之初的5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8家,进一步整合了种苗、化肥、农药等资源,形成了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不仅如此,她目光还投向了高新农机具,引入了植保无人机等设备,培育了一批年轻的农机手团队。

  从90后女拖拉机手,无人机女飞手,合作社女操盘手,眼下,吸引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有情怀的“兴农人”加入,做更多年轻兴农人的“推手”,从一个点燃一群,“跳回农门”后继有人,是沈燕芬当下最重要的工作,她也把这项内容带到今年的两会。

  全国人大代表 沈燕芬:以前我们刚回来那时候,村里面其实很多都是老人,我们看到都是老人,这四年里,我会发现越来越多像我这样的“新农人”回到乡村。

  

图片

  郭烨臻,以前同样是一名月收入过万的城市职场白领,2023年11月,她跟随沈燕芬的脚步,也回到了家乡,开始了“新农人”生涯。

  

图片

  

  郭烨臻:我妈就这么说,你回来,她意思是她怕我啃老。因为我来的时候是年尾,收割完之后,稻谷的一些存放,还有要把稻谷变成产品,这些我本来是完全不懂的。那么我马上要进入一个高强度的工作状态,我整个体验下来,那个过程中其实我有放弃的念头,因为怎么这么难。

  

图片

  在沈燕芬的带领下,郭烨臻迅速适应了农田里的各项工作,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图片

  

  郭烨臻:我觉得她就像一个超人一样,其实我跟她的年龄就差那么两三岁,但是这么一对比,我感觉我跟她的距离好像差了很远。我细心一想,一个是坚持,再一个就是认定目标之后,就不管什么困难都非常坚定地往下走。

  

图片

  沈燕芬深知,乡村振兴需要愿意长期扎根的年轻人。她正在谋划建立技能培训体系,让“新农人”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 沈燕芬:因为田间地头的一些工作还是比较艰辛的,所以我觉得真正想要让他们留下来的话,这里面相关的一些职业发展路径要逐步去完善一下,还有相关的一些保障机制等等要完善。

  

图片

  今年是沈燕芬履职全国人大代表的第二个年头。2023年,她提出了“关于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答复,一系列政策正在不断完善。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 沈燕芬:我从最开始的一名白领返乡成了“新农人”,开始在地里面打滚,再成为我们农机使用一线的“土专家”,再到后面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农村这片广阔土地真的蕴含着很多生机跟潜能在这里面。

  

图片

  年轻人返乡为乡村振兴赋能,不断涌现的民宿农院、文创庄园,与农耕体验等研学活动相互融合,激发了乡村发展新活力。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今年,沈燕芬形成了扎实的建议,要带到大会。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 沈燕芬:“三农”问题始终是我最大的关切,通过一年的调研,我了解到,“新农人”这个职业群体正在逐渐壮大。但随着时代发展,相关配套保障措施需要完善,所以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我将继续关注农村和“新农人”的成长,从职业保障,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建议,助力“新农人”更好地在乡村扎根。

  扎根乡村有作为,农门也可变“龙门”

  从农活新手到农机好手,从返乡接班的“新农人”到开拓进取的“兴农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对应的是能力和格局的不断提升。刚回家的时候,沈燕芬想的可能还是如何“独善其身”,现在作为人大代表的她,更多地在用“兼济天下”的眼光关注乡村振兴。

  沈燕芬自身的经历也证明,年轻的“兴农人”扎根乡村,不仅要回得来,还要留得住、干得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沈燕芬关于完善农村职业发展和职业保障的议案,所着眼解决的正是未来乡村人才的源头活水。

  截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数量累计达到1220万人,我们有理由相信,广阔的乡村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榜样的带动,有制度的保障,今天的农门,会是明日的“龙门”。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