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荔湾区海龙街道地处荔湾西南端、广佛西极点,在9.5平方公里的海龙土地上承载着近8万的常住人口。在这片建筑密集、人口众多的区域,电动自行车成为了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工具,数量众多且使用普遍。因此,如何在确保居民出行便利的同时保障出行安全,成为海龙街道面临的一道重要课题。
群众有所求,人大代表有所应
随着《荔湾区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火灾防范工作的通告》的发布,海龙街道多个小区积极响应号召,将电动自行车移出小区以降低火灾风险,然而,这一举措也给一些居民带来了实际困扰。 家住隽泷湾小区的温阿姨在最近的人大代表接待群众活动中表达了她的担忧:“现在小区不允许电动自行车进入,居民们只能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人行道上。这些电动自行车没有雨棚遮挡,长期暴露在阳光下和雨水中,容易对车辆造成一定损坏。而且,人行道上缺乏监控设施,我们非常不放心。” 为有效破解电动自行车配套设施短缺的难题,并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出行便利与安全,人大海龙街道工委积极组织人大代表多次实地走访,与物业公司、充电桩公司等相关单位深入沟通,共同协商并确定合适的充电棚安装位置。 自2024年以来,人大海龙街道工委联合辖内各单位,共同推进电动自行车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成功新增建设了室外集中式充电棚18个,并推进建设了共计344个充电端口,极大限度地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充电需求。 新建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棚 深入电动自行车门店,严查非法改装行为 为了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人大海龙街道工委于5月28日组织人大代表,会同海龙市场监管所调研辖内爱玛、雅迪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海龙市场监管所严查产品销售单位无照、超范围销售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充电器、充电桩等配件产品行为,严查电动自行车及配件销售等单位拆除限速器、外设蓄电池托架、更换大功率蓄电池等擅自改装关键性组件行为。 “我们一直严厉打击违法销售及在销售环节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行为,但在监管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是电动自行车销售主体法律意识和群众安全意识淡薄,我们还需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海龙市场监管所负责人说。 人大代表会同海龙市场监管所走访调研销售门店 调研交通劝导点,掌握交通管控实况 电动自行车交通问题逐渐严重,为深入探究并改善这一问题,人大代表实地调研龙溪大道交通劝导点的交通管控情况。现场,交通劝导员通过电子哨棒、扬声器等劝导工具,督导市民文明出行,同时设立了“五选一”劝导岗,对不戴头盔、逆行、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等行为进行引导教育。 市民张先生表示:“自从有了这些交通劝导员,我发现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行等现象明显减少了许多。现在我每天在龙溪大道上开车,感觉放心多了。” 电动自行车事关民生,更事关安全。接下来,人大海龙街道工委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入调研电动自行车管理现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进一步组织人大代表为电动自行车问题献计献策,提出针对性建议,致力于推动电动自行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确保市民出行安全,为构建安全、有序、文明的城市交通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