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人大新闻动态

广州海珠人大:人大代表“履职+”,助推乡村振兴见实效

时间:2024-06-24 来源:海珠区人大常委会滨江街道工委 字体:

  近年来,海珠区人大常委会滨江街道工委聚焦“百千万工程”项目,以乡村振兴为重点,积极探索人大代表“履职+”模式,将人大代表履职与推进乡村振兴相结合,在赋能乡村振兴上作贡献、立新功,为乡村振兴工作贡献人大力量。

  “+宣传”,传递中国好声音

  人大滨江街道工委结合“十五月圆”(每月15日)接待群众日,组织人大代表深入社区、企业贴近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党的声音传达给群众。同时,紧紧围绕基层治理、社区安全、乡村振兴等内容开展宣传,营造“人人参与、全民支持”的浓厚氛围,助推首个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振兴产业协作基地落户滨江街道,并推动该产业基地与辖内院校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签订校企协议,开展产学研互动,整合优质资源,牵线搭桥形成优势互补,提高产业协作基地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据了解,该产业基地是以军威实业集团、广东集黔优品公司为引领,以贵州集黔优品消费帮扶馆为据点,构建“黔品出山+粤品入黔”双循环大流通,以产业链带动乡村振兴,在产业化升级中实现双向互补、推陈出新。

  正如市人大代表王健、区人大代表何达洲在宣讲中所说:“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们不仅是党的声音传播者,也是依法治理的践行者,在深入社区履职的同时,更要结合实际,解决企业和居民的实际问题,助推高质量发展。”

  “+建言”,挖掘特色好产品

  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室)和联络站二维码广泛收集社情民意 ,及时将居民群众的心声和诉求传递上去,力求“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畅通基层 “微”循环。

  深入推进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和接待走访选民制度。人大代表紧紧围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电动自行车治理、文商旅融合发展、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为乡村振兴积极建言献策。

  2022年以来,代表们通过把文旅发展同乡村振兴有机统一起来,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如结合贵州贵定县云雾镇摆城村茶园项目建设,代表们提供采茶机等农具物质,包装推广摆城村茶叶及贵定县文创产品,并为产品出路开展道路建设及直销活动,助推集体经济及周边群众自主经营收入突破300万元;将潮流元素与苗绣相结合,以“互联网+非遗”的形式实现技艺传承,助力苗族妇女把“指尖技艺”转变成“指尖经济”。

图片

  人大代表向摆城村捐赠电动采茶机。

  “+实事”,凝心聚力解民忧

  结合滨江街道辖内企事业情况,建立人大代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同时,建立企业与帮扶点系列联系机制,构建政府与社企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大格局,通过双方资源优势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务实高效推进工作落实。

  为落实防返贫工作,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人大滨江街道工委为帮扶的脱贫户制定一户一策的帮扶措施,通过产业发展、发放助学补助、就业奖补、节日慰问等多种形式,鼓励贫困户通过劳动致富。

  自 2021年7月帮扶丰顺县潘田镇以来,人大代表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坚守防返贫底线,原监测对象15户86人,协助已退出12户62人,剩余3户24人正在有序退出监测对象名单。此外,还为当地贵州当地村小学建立运动场地,捐助学习用具等。

图片

  人大代表调研梅州市丰顺县潘田镇扶贫工作。

  “+产业”,示范引领添活力

  人大滨江街道工委聚焦“百千万工程”项目,以乡村振兴为重点,积极引入辖内民营企业参与提升帮扶点特色产业升级。

  市人大代表谭文,区人大代表肖烈南、朱雁、关宝伟、吕道帮等在履职中说:“我们作为人大代表,要积极参与到所在选区各项工作中去,用心、用情、用行动诠释‘人大代表为人民’、争做听‘民声’惠‘民生’的暖心榜样。”

  代表们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诺言。如在潘田镇开展“烟稻轮种”项目,先后支建7座现代电烤烟户、日烘干100吨的稻谷烘干厂、日生产能力5吨的现代米粉加工厂等产业项目;助力“绿美乡村”建设,持续助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助力打造潘田镇美丽圩镇一期工程项目,为美丽乡村增添了靓丽风景线。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