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6月20日,广州市白云区人大常委会云城街道工委围绕“三聚焦”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对白云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代表们先后到嘉禾街科甲社区、人和镇清河村实地察看了人居环境整治、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情况,积极建言献策,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白云落地见效。
聚焦基层社会治理 在提升人居环境上主动作为 在嘉禾街科甲社区,新科经济联社党委书记杨灼秦向大家介绍了科甲社区在“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共融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下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调研中,代表们了解到,科甲社区在原来杂草丛生的土堤上建起了一座连接风水塘的“清风桥”,旧墟空地广场的违建被拆除后变身为党群文化广场。同时,还结合宗祠、书舍等传统文化要素,在社区风貌管控、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方面成功打造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示范区。 代表们认为,白云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议政府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营造生态宜居、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设身处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不断激发基层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让白云区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聚焦生态建设 在推动乡村振兴上发挥作用 在人和镇清河村,代表们实地察看了鱼塘、农业园和绿道,并与相关负责人进行现场交谈,认真听取了关于清河村自然风貌、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现阶段概况以及下一步的发展目标。 据悉,清河村作为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首批典型村,同时也是云城街落实白云区委“1+3”街镇结对共建机制对口帮扶的村,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备受关注。 代表们认为,要推动乡村振兴取得实效,必须学习好运用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合理规划村庄建设、产业发展,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优势资源集约开发,打造品牌化、个性化的乡村产业项目,高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同时,要优化公共服务,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引导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中来,推动群众成为乡村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同时要加强创新驱动、品质提升、善治优服、产业发展等工作,提高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