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来自海珠代表团的市人大代表蓝伟校,是出了名的“较真”代表。作为连任三届的市人大代表,他8年履职连续追问北降涌跨涌桥周边居民出行难、噪音大等问题,连提4件代表建议关注轻度心智障碍人士的职业教育与实习就业,通过“代表随手拍”六问菜市场占道经营……
善提问,是因为深入调研充分听取民意;敢追问,是积极履职一心为民解忧。蓝伟校表示,相关部门对他不懈提问、追问的重视和改进落实,是他敢于“较真”积极履职的底气。
8年“连环问”重建一座桥 今年4月24日,市人大常委会发布了2023年度广州市各级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十大优秀案例,蓝伟校历时8年推动海珠区北降涌桥重建的案例名列其中。 说起履职过程,蓝伟校依然清晰记得建议办理的一个个时间点。 2016年初,地铁广佛线建设完工后,庄头公园东面工业大道中的围蔽一直未解封,影响周边居民群众的出行安全。蓝伟校了解该情况后首次提交了《关于尽快解封工业大道中占道围蔽空间的建议》,围蔽很快解封。 2022年1月,针对建议里面提出的“消除北降涌跨涌桥噪音污染源”未见落实、推进缓慢的情况,蓝伟校专门以解决噪音污染为切入点,又提交了《关于尽快消除海珠区南边路北降涌桥面噪音污染源的建议》。该建议提出后得到海珠区政府和地铁公司的积极回应。经过多方协调,施工方在2022年7月正式进场施工,噪音问题同步也得到了彻底解决。 2022年6月,针对北降涌跨涌桥全封闭施工,周边群众出行要绕路,以及受疫情、北降涌地质复杂和高压电线缆迁移等因素影响导致工程延期等问题,蓝伟校多次暗访了解情况。在海珠区人大常委会的有力推动下,2023年8月,施工方在临完工阶段就地开通了一条临时人行通道,让居民无需绕行,同时加快工程收尾工作。 2023年10月16日,在市、区人大代表的持续推动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海珠区北降涌跨涌桥完成重建,南边路交通恢复,这意味着困扰周边居民、职工和师生多年的噪音污染问题和出行难题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周边居民交口称赞。 由于桥底下有供水、供电、供气和通信线路管廊,涉及到多个部门,协调难度较大,这是他连任三届人大代表累计二十多个领衔建议中跟进时间最长的一个建议。说起建议办理过程,蓝伟校表示:“作为人大代表,不仅仅要当好市民的优质传声筒,更应该要有政策把控能力和形势综合分析研判能力,这样才能高效推动事项办理。”他对这段经历进行复盘,对接下来的履职更加有信心了。 连提4件建议持续关注 轻度心智障碍毕业生就业 说起2015年、2016年、2018年、2022年连提4件代表建议的初心,蓝伟校说,“是为了让轻度心智障碍中职毕业生能真正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因为每个孩子身后都站着一个家庭”。 2013年,广州在全国首创开设中职“启能班”,多所中职学校招收符合职业训练条件、生活能基本自理的轻度智力障碍和孤独症初中毕业生入读,旨在培养特殊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和生活技能,蓝伟校任职的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便是其中之一。 蓝伟校介绍,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经过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的教育,轻度心智障碍初中毕业生可以培养成具有独立生活和靠专业技能谋生的“正常人”。他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提供岗前适应性培训,在就业初期安排就业辅导员跟进一段时间。同时,应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和企业家深入了解并接纳轻度心智障碍学生。 类似持之以恒推动民生问题的案例还有很多。蓝伟校点开“代表随手拍”小程序,可以看到2022年9月4日、6月27日,2023年3月12日、8月5日、9月27日,2024年3月18日,他先后6次反映海珠区瑞宝街侨城和晓港湾菜肉市场占道经营问题。办理情况从“不满意”到“满意”,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谈及履职体会,蓝伟校表示,只有深入调研、综合分析研判,才能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较强的建议。在此过程中,人大代表还要善于积极主动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交流和跟踪督办,了解实施过程存在的客观困难,及时消除群众误解,才能有效促进问题圆满解决。“接下来,我将继续深入调研,持续关注轻度心智障碍毕业生就业问题,努力让更多的轻度心智障碍学生都可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蓝伟校满怀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