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如果家门口就有儿童公园就好了,我放学后就可以和邻居小伙伴一起玩耍!”
“筑南社区的小巷子破破的,如果可以改造一下就好了,我看其他社区的墙上还有画呢。” “希望周末可以有各种有趣的活动,我可不想天天写作业。” …… 越秀区白云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开展接待日活动时,经常有一批特殊的居民来访——社区儿童代表,他们向人大代表们提出“1米高度”视角的意见建议。 儿童友好街区建设,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儿童优先、儿童参与、儿童友好,进而实现家庭友好、工作友好、社会友好。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早已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共识,2022年广州市政府专门审议《广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案》,越秀区白云街身处广州市中心老城区,推动儿童友好街区建设工作更是使命在肩。 专题调研,形成建议 针对越秀区作为广州中心老城区,儿童社区活动空间匮乏、部分社区基础设施较为陈旧、儿童服务活动不多等方面情况,人大白云街道工委多次组织区人大代表、居民代表对社区边角地、区属物业、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实地调研,征求代表、居民、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建议,并与区建设水务局、妇联等相关部门进行座谈交流。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白云街道联组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加强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建议》,作为大会建议提交越秀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 强化办理,突出实效 人大代表的建议得到了白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制定了《白云街儿童友好街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划分“试点推进”“全域深化”“完善成熟”三个阶段,通过“强制度、拓空间、提服务、保权益、优环境、促参与”六大方面举措开展儿童友好街区建设。 同时,白云街结合少年儿童课外活动时间特点,通过“夏令营+冬令营+周末营”的模式,依托街道文化站及社工站,常态化、周期性举办传统国学、文化艺术、体育锻炼、科普学习、生活技能、安全培训、亲子讲座、社会实践、法制教育等课程项目39个,实现儿童服务活动贯穿全年。2022年3月以来,连续两年在寒暑假期间,举办为期半个月、参加人数约300人的“冬令营”“夏令营”活动,同时通过“周末营”,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2022年以来,白云街共开展各类儿童服务活动171场次,服务儿童3700余人次。 暖心升级,回应期待 越秀区人大代表、人大白云街道工委主任王艳萍在代表接待群众活动中了解到辖内特殊教育学校——启智学校周边道路较为破旧,家长们强烈建议对道路环境进行整治整改。 王艳萍对此建议 ,相关部门要将周边道路纳入社区微改造范围,设置止车柱、减速带、警示牌等构建慢行系统,增加排水口杜绝雨天积水,全方位解决道路不平、雨天地滑、车辆碰撞隐患等问题。 通过彩色沥青,配以具有特色的科普指引,为启智学校的特殊儿童提供醒目的“引导”。 利用学校外墙进行特色艺术彩绘,绘制28幅色彩斑斓、生动有趣的经典童年游戏和旧时代的生活用品画作,将两侧单调的围墙变为一条90米长的连续立体彩绘墙,给特殊孩子们营造一条安全、便捷、美丽的通学路径。
改造后,以点及面,街道突破有限的空间限制,将儿童友好与城区环境品质化提升有机融合,对全街社区空间进行整体系统规划,立足服务设施、活动场地、出行路径三个维度,推进“1+8+10+18”阵地矩阵建设(即1个街道儿童发展中心、8个社区儿童小公园(邻里会客厅)、10个儿童游戏角、18条最美上学路),打造出行安全、设施完备、童真有趣的儿童友好社区环境。2023年,白云街获评广东省儿童友好示范镇(街),下属筑南社区被选为首批创建广州市儿童友好试点社区。
关心关爱,呵护成长 2024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市人大代表、越秀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孔祥虎及市人大代表丘育华、区人大代表卢锦豪到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参加“童心向党永传承,筑梦未来谱华章”儿童节艺术展演活动,看望慰问特殊儿童。丘育华代表作为广州市百货业商会主席,牵头联合商会其余企业家,共同成立广州市越秀区慈善会阳光公益基金,向启智学校捐赠爱心资金50万元,支持学校建设和儿童成长,为他们带来温暖和关爱。 “儿童友好”不仅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切入口”。人大白云街道工委聚焦市、区中心工作,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广泛、深入收集各方意见建议,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民所需民所盼,为服务决策、凝聚人心、推进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