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人大新闻动态

广州番禺人大:小小“联系点” 民主大气象

时间:2024-08-19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字体:

  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基层立法联系点(联络站)不仅是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缩影,也是广大基层群众表达立法诉求的有效载体。

  近年来,番禺区人大常委会着力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和联络站,让立法工作更接地气,推动立法征求意见工作走入群众生活,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反映人民意愿、体现民生需求、得到人民拥护。

  如今,基层立法联系点和各联络站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一起来看看。

  市级基层立法联络站,让“高大上”立法走入寻常百姓家

  番禺区人大常委会桥南街道工委是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授予的“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络站”,依托南区公园人大代表联络点、奥园商圈人大代表联络点、大润发商圈和人大代表履职宣传主题公园,民主与法治氛围十分浓厚。

  在这里,不但可以通过1个“基层立法联络站信息公布廊”了解桥南街基层立法联系点设立及工作开展情况,还可以通过3间立法意见建议收集小屋、3个“民意直通意见箱”和11个行业(专业)收集点听民声、察民意、聚民智。

图片

基层立法联络站信息公布廊

  人大桥南街道工委方面介绍,为了让立法意见建议征求工作更加规范,切实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他们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并探索推行包括“445”工作法在内的9项制度。

图片

立法意见建议收集小屋

  除了前面提到的“133”载体,桥南街同步推进设立11个行业(专业)收集点,采取座谈会、走访约访、派发问卷等方式,同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立法联络员、立法信息员作用,依托“每月一法”法制宣传品牌创建工作,将立法意见建议征求工作向村居、公园、文化娱乐场所普及,进一步扩大立法意见建议征求覆盖面,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学法,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自2022年10月揭牌以来,该联络站对24部法律法规草案开展立法征求意见建议,收集到意见建议148 条,在推动“民意”转化成“法意”的过程中,让群众有了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

  推行“1+5”模式,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内涵

  当“高大上”的立法逐渐变成“接地气”的身边事,当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得到“原汁原味”的反馈,预示着立法机关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渠道有效、畅通,政府立法民意征集的“最后一公里”也被打通。

  目前,全区已在南村镇、石楼镇、桥南街、小谷围街、市桥街黄编村建成5个市级基层立法联络站,按照“1个基层立法联系点+5个基层立法联络站”的布局,番禺区人大常委会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以及群众普遍反映的热点问题,向对口行业(专业)部门、各镇街、团体、协会广泛征求意见,提高立法意见建议的质量和效率。与此同时,把5个联络站与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立法协调小组牵头单位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不断提升“1+5”基层立法联系点(联络站)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今年1至8月,番禺区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和各联络站对《广州市物业管理条例》《广州市绣花式城市精细治理规定》《广州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等16个法律法规开展征求意见工作,共收集镇街、职能部门、专家学者、工委委员和人大代表等意见建议91条,充分发挥了“民意直通车”作用。

  探索新路径,推进联络站工作高质量发展

  “如今,我们各个基层立法联络站不仅是立法的建言站,也是讲好番禺民主故事、宣传法律法规的主阵地。”番禺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方面表示,当前各联络站不断增强辐射功能,探索和创新工作路径,持续推进基层立法联络站工作走深走实。

  接下来,番禺区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找准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络站的工作着力点,对联络站进行全过程制度化、规范化构建指引,加强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另一方面,谋划改进立法意见征集模式,考虑将数字化、信息化平台延伸到基层立法联络站,形成便民利民惠民的立法新格局。

  此外,计划发挥大学城高校和公检法司、群团组织、镇街、行业协会等专业优势力量,探索组建一支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立法咨询专家库,同时探索立法信息员聘用、激励机制,做好立法双向反馈,挖掘在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潜能活力,引导和推动基层立法联络站不断提升工作质效,力促民主理念、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带动更多群众全过程参与国家法治建设。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