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人大新闻动态

广州南沙人大:无一失业!代表联络站如何成为青年就业“加油站”

时间:2024-10-22 来源:南沙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字体:

  “绝不能让他们躺平摆烂,要把每一个青年推向就业市场。”这是南沙区东涌镇大简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工作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推动下,大简片区17个生产队,518个青年(22-30岁)无一失业.

  生产队家长群,畅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王冠华是大简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进站代表,也是生产队的队长。为方便日常联络村民、及时倾听村民声音、回应村民关注的问题,他组建了面向村民的家长微信群(以下简称“家长群”)。自从建了家长群,王冠华现在一刻都不敢离开手机,生怕错过群里的信息。

  为了解决大简村青年的就业问题,王冠华每天联络当地的工厂企业,询问招工需求,把信息分享到家长群。家长也会把自家孩子的情况在群里反映给生产队队长,希望匹配到合适的工作。

图片

东涌镇大简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进站代表王冠华和青年谈心。

  除了线上联系沟通,到联络站和青年谈心也是王冠华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样的互动拉近了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距离,更直接、有效地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南沙区人大代表何树彬认为,这是人大代表发挥“头雁”引领作用的生动体现。

  眼下,大简村在17个生产队都建了家长群。“相当于把就业服务网建在生产队上,对于提升村内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效果显著。”何树彬说。

  “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最近工厂还招不招人呢?请问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短短的咨询里,饱含着人大代表的为民情怀。在深入基层做好企业服务的过程中,他们心里总是惦记着村里有求职需求的年轻人。

  为了尽可能给村里青年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大简村委制作了就业服务宣传栏,上面张贴了周边厂企的招聘信息,还建立用工需求与求职简历双向匹配台账。

  东涌镇人大代表冯燕文表示,为了促进村里青年就业,她一直引导年轻人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先就业再择业。“此前村里一个女孩子因为在工作中遇到一点挫折就辞职待业在家,再也不想工作。孩子父母在家长群反映女儿情况后,联络站结合女孩的学习专业和特点,就近为她匹配了一个幼师工作岗位,帮助女孩重新走上正轨。目前,女孩已在附近幼儿园工作两年多了。”

  对于就业困难的青年,冯燕文表示村委会通过心理辅导和培训的方式,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村里有一个男孩子,常年沉迷于游戏,不肯出去找工作,经过心理辅导,现在已经顺利参加工作了。”

  “帮助年轻人入职后,我们还会跟踪、观察,有的年轻人在进入工厂后,也会遇到一些矛盾和不适应,我们会帮忙疏导和解决,让他们能够尽快度过不适应期,较快稳定下来。”冯燕文说。

  据统计,大简村有30余家企业,大简村村民在本地厂企就业超过2000人,实现“零门槛”招工和“家门口”就业。

  塑造好风气,促进好就业

  走进大简村,村容整洁,道路上看不到垃圾,每家每户都收拾得井井有条。冯燕文说,村里民风和顺,大家都不攀比、不炫富、自然淳朴。村民正确的价值观离不开人大代表们对社会好风气的塑造。

  据介绍,大简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每年都会举办两到三次“好家风”宣讲和培训,结合优秀家风故事、家庭教育等实际案例,推动爱岗敬业、热爱劳动的好家风吹进大简村每一个角落里,鼓励孩子们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增加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邀请专家名师举办就业创业培训班、技能提升讲座等惠民活动。

图片

大简村举办“好家风讲座”培训班。

  “现在那些工厂都倾向招募大简村的青年,因为他们为人都很诚实,做事踏实。”冯燕文说。

  接下来,大简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将趁热打铁、串珠成链,助力优化地区供需对接的就业服务,继续组织人大代表面向不同群体、不同时段的接待活动,为求职者提供更多选择的方向和空间,释放就业潜力,带动更多青年人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努力奋斗,让基层绽放更多青春之花。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