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人大新闻动态

广州南沙人大:“1+N”感知矩阵,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样板间”!

时间:2024-11-12 来源:南沙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字体:

  南沙区横沥镇人大以中心联络站为核心,整合市民公园、庙贝社区、群结村、冯马三村等辖区的群众文化休闲场所及典型示范村资源,全面布局全过程人民民主感知点建设,构建覆盖广泛、功能完善的基层民主感知网络。

“1+N”感知矩阵

全景式呈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横沥实践

  为使选民群众全面系统地感知横沥镇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具体实践,横沥镇人大构建了“1+N”全过程人民民主感知体系,以中心联络站为核心,辐射市民公园、庙贝社区、群结村、冯马三村等多个点,形成集实践、案例、制度、研学等多功能模块于一体的“矩阵式”展示格局。

  中心联络站承载统筹引领与辐射带动的双重职能,在设计上静态展示与动态参与并重。一方面,发挥感知点展示与宣传作用,呈现联络站与感知点的网络布局、图文介绍及主题解读,直观展现感知矩阵的整体规划;另一方面,创新式打破感知点的单一展示功能,通过融入定期和不定期的小型活动,在强化人大与群众互动互通的同时赋予了感知点“接地气、有人气”的持久生命力。

  市民公园感知点:在中心联络站全过程人民民主感知点的辐射下,市民公园感知点以“实践”为主题,围绕荣誉、亮点、纪实等方面,讲述横沥镇民主实践的典型事迹;

  庙贝社区感知点:庙贝社区感知点以“案例”为主题,创新采用有声书与数字技术,生动展示横沥镇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典型案例,为群众带来沉浸式的感知体验;

  群结村感知点:群结村感知点以“制度”为主题,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文化廊”,系统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群众在“步步学习”中深刻感知民主理念的实践内涵;

  冯马三村感知点:冯马三村感知点以“研学”为主题,聚焦民主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等内容,以“一米高度看民主”创设儿童插画,寓教于乐地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根植于儿童心中,增强儿童早期的民主认知与参与感。

多元活动形式

展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依托中心联络站,横沥镇人大组织开展了多样化、全方位的互动活动。

  接待感知:西藏林芝市波密县扎木镇、海南跟班学习干部调研参观,详细了解横沥镇人大积极探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经验与成效;

  交流感知:每月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民情联络员、企业座谈交流,分享履职心得,通报社情民意,为持续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感知点建设建言献策;

  接待日感知:每月定人、定时组织代表进站参加接待活动,问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同时,向群众介绍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成果,让群众感受“人大温度”。

  这一系列活动,不仅让选民群众深入了解镇人大在日常工作中的积极实践,更使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真正融入基层,真正实现民主制度在群众身边落地生根。

广泛基层宣传

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接地气

  一方面搭建倾听民意“线上渠道”,在感知点周边、村居、休闲公园的公告栏张贴“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二维码海报,并在政务服务中心和党群服务中心的大厅及群众办事窗口摆放二维码展示架和台卡。

  同时,创新推出贴近群众生活的宣传品,如二维码环保袋、折叠伞、围裙等,通过履职培训和摆摊宣传等代表小组活动,手把手教会群众如何使用二维码反映问题,切实提高二维码的普及率和使用频率。通过一系列努力,二维码反映问题由原来每月约20条,提升至每月约60条,提升率为200%。

  另一方面,通过全面畅通民意反映渠道,深入延伸民智汇聚触角至网格化管理体系,创新推行“综合网格+人大代表+民情联络员”融合工作机制。

  人大代表深入各村(社区)50个网格,与综合网格一一对应,充分发挥网格员和民情联络员走街串巷、熟悉村居情况的优势,积极引导群众扫码反映问题,扩大民情联络的交互范围,确保民意吸纳精准全面。通过这一机制,扫码进站工作实现了广泛覆盖与有效落地,群众的民意表达变得更加可感可触,有效推动了民主监督和参与的深入实践。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