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人大新闻动态

宪法宣传周|广州海珠人大:立法“直通车”携普法同行

时间:2024-12-10 来源:触电新闻 字体:

  在12月4日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广州市海珠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与人大滨江街道工委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开展国家宪法日专题活动,通过举办基层立法联系点与人大代表联络站共建共用主题座谈会,以及面向广大群众的普法活动,践行宪法精神,拉近法治与民众的距离。

图片

  强化立法直通车

  让群众声音被听见

  在座谈会上,海珠区人大代表、法律界专家等共同围绕海珠区基层立法联系点与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共建共用展开深入探讨。

  海珠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少良在座谈会上提到,立法联络站既是立法机关收集基层意见的平台,也是人大代表履职的舞台。

  据悉,在基层立法联系点未建立之前,立法信息主要通过政府部门内部调研、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以及部分社会组织的反馈来收集。这些渠道难以触及社会的各个角落,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在立法机构和基层之间,基层立法联系点发挥“直通车”作用,能直接收集来自社区、企业、学校等各个基层单位的意见和建议,让立法能够更加贴合实际,而人大代表联络站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共建共用,则形成一个完整的反馈闭环,人大代表可以借此将群众的意见迅速、准确地反馈给立法部门。

  近年来,海珠区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构建起“一点、两线、三站”基层立法征求意见工作模式。

  “一点”即海珠区人大常委会这一基层立法联系点,每次法规征求意见稿都会先到对应的工委进行处理,征求专业的相关意见建议,再到区政府实施部门征求意见;

  “两线”即海珠区政府实施部门、各人大街道工委,在立法征求意见过程中,不仅有区政府实施部门提出专业的意见建议,还有各人大街道工委包括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辖区内居民群众,充分征求市民群众对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

  “三站”即海珠区三个基层立法联络站,包括琶洲试验区立法联络站、海珠区统一战线创新发展服务中心基层立法联络站、广东警官学院法学研究所基层立法联络站。

  据海珠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李军介绍,海珠区三个基层立法联络站分别面向不同的群体,力求听取到更加全面的基层声音。

  琶洲试验区立法联络站主要面向新兴产业、数字经济产业以及互联网企业征求意见建议;

  海珠区统一战线创新发展服务中心基层立法联络站主要面向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致公、九三、台盟8个民主党派以及新联会、工商联(中小型企业)、社会团体等不同界别人士;

  广东警官学院法学研究所基层立法联络站主要面向法律方向专业人士以及法学院教师群体,同时广泛征求学生群体的意见建议。

  良法可以带来善治,可以促进发展。各基层立法联络站发挥各自的优势特点,传递各方声音,实现不同领域群体征集地方立法意见建议的新突破,已然成为良法善治宏伟蓝图中不可或缺的坚实保障。

  截至今年11月,海珠区基层立法联络站共协助省、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相关法规征集意见工作33件、收集反馈立法意见225条,为广州地方立法工作贡献更多海珠智慧。

  开展普法活动

  让法治种子遍基层

  与座谈会同时开展的,是面向广大群众的普法活动。在海珠区滨江街道江湾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前,海珠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与人大滨江街道工委设置了法律咨询区,专业律师团队一字排开,耐心解答市民各类法律困惑,律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条文详细解说,针对性给出建议。现场还准备了多份法制宣传手册,让市民可以进一步了解宪法知识。

  居民王姨在法律咨询区咨询之后愁眉舒展。她说,希望街道可以多多举办此类普法活动,让居民零距离认识宪法,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图片

  海珠区人大代表,广东正平天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朱雁表示,立法工作应深入基层,真诚倾听群众的心声,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核心问题,确保条文的拟定更加贴近民生、符合实际。普法工作应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深入基层群众,广泛倾听民意,这不仅有助于推动立法工作与社会实际的深度融合,而且能够有效促进法治建设与社会和谐的统一。

  此次,海珠区通过国家宪法日专题活动为基层法治建设探索新路径的同时,也让宪法精神在广大民众心中生根发芽。张少良强调,下一步,要加强立法联络站与人大代表联络站融合建设,实现“两站”共建活动的常态化,更好地服务海珠区法治建设和改革发展大局,提供更多符合广州地方立法实际的好建议,并利用社区活动、学校讲座等多种形式,将宪法知识普及到各个角落,营造良好、浓厚的法治氛围。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