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下午好  

首页 > 人大新闻动态

广州海珠人大: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联动,为老人出行“搭把手”

时间:2025-01-06 来源:海珠区人大常委会南华西街道工委 字体:

  近日,海珠区同福西路235号大楼的老街坊们,迎来了翘首以盼的时刻——楼道里,一排排崭新的不锈钢扶手安装完毕。“多亏人大代表与敬和里社区工作人员的关怀,实实在在为民众做事,大楼全体住户感激不尽。在此,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善城基金会,表达衷心感谢!”2024年11月28日项目顺利完成后,海珠区人大常委会南华西街道工委,向人大代表们传达了住户们的这份谢意。

  三级人大代表倾听民意

  2024年7月,省人大代表江永忠、市人大代表许桂贤、区人大代表王春燕在南华西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接待群众,现场认真倾听街坊们的心愿。家住同福西路235号的居民梁伯提到,希望可以在老楼内的每一层楼梯都安装新的扶手,让行动不便的老街坊上下楼可以“搭把手”。

  梁伯今年76岁,居住在同福西路235号六楼,他向代表们倾诉,尽管自己目前上下楼还算便利,但同一栋楼的邻居里有不少比自己年迈或腿脚不便的老年人,他们长年因出行困难不敢出门,包括梁伯的妻子也因患病腿脚不利索,每个月只有在去医院复诊时才会出门一趟,她每次下楼时都需要人搀扶着走半个小时以上。

2024年7月17日,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前往南华西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接待群众,倾听街坊心声。

  实地走访摸清情况

  为掌握老旧楼宇的一手情况,江永忠、许桂贤、王春燕等代表跟随梁伯来到他所居住的老楼。原来,同福西路235号楼是建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老楼,共有八层高,有20多户居民,几乎每户人家都有60岁以上的老人,有些年纪大的,腿脚都不太灵便。

  梁伯表示,此前该楼栋的业主们也曾寄希望于通过加装电梯改善居住环境,也邀约过好几家加装电梯的公司来商议,但经过专业团队的评估发现,由于早年楼体设计不合理,没有合适的位置,加装难度大,而且造价相当昂贵。住户们又想安装地铁站里那种轮椅爬楼机,但也因为各种特殊情况难以推动。

  目前,住户最大的心愿就是“先把全楼的适老化扶手安装上,这样以后上下楼起码可以‘搭把手’,自己慢慢扶着走下来。”

  代表们在实地走访时发现,该楼栋原有的楼梯扶手属于水泥制成的宽大扶手,并不利于老人上下行走时扶握。八层楼内只有二楼的住户自行出资为一二楼安装了小型扶手。代表们还了解到,这栋楼的业主们曾经共同集资过一次,资金都用于翻新楼道墙体,但如果要再安装适老化扶手,则需要住户们再次自行集资,费用大约需要五六千元,对于生活困难的住户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2024年7月17日,省人大代表江永忠、市人大代表许桂贤、区人大代表王春燕跟随街坊到老楼实地走访。

  汇聚社会力量为民解忧

  情况摸清后,如何对楼道进行适老化改造,成为江永忠、许桂贤、王春燕最迫切想要做好的事。

  在人大南华西街道工委的协调组织下,代表们和街道、社区相关负责同志召开座谈会,共同商议解决办法。街道城管办表示目前正在实施的蝶变社区微改造范围暂不涵盖该楼宇,社区慈善会的资金不够。对此,王春燕代表当即表态,若社区有需要,她会即刻向社区慈善会账号捐款。江永忠和许桂贤代表也表示,不妨尝试联系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到慈善项目中来。

  最终,在江永忠代表的协调下,由广州市慈善会、广州市善城社区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安居计划”居家微改造项目积极介入。该项目旨在协调多方力量为老旧楼宇安装扶手,解决楼房楼道的安全问题,从而为社区长者和困境儿童、困难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2024年8月,在代表们的积极联系推动下,南华西街道办事处与广州市善城社区公益基金会顺利“牵线”,并按要求填写了相关申请表,将具体诉求反馈给“安居计划”居家微改造项目组;10月,广州市善城社区公益基金会完成工程招标程序;11月,施工方前去现场量尺寸,并实施加装扶手工程。最终,同福西路235号大楼的扶手加装项目于11月28日圆满完成。

施工队为楼道安装扶手。

  办一件实事,暖一片人心,聚一份力量。人大代表坚持把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自身优势,同向发力,积极推动解决群众“关键小事”,兑现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604271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27号  

总访问量 -